来源 | dForce Network
借贷是门古老的生意,很老很老。中国古书上记载着,犹太人历史上记载着,红顶商人胡雪岩从经营钱庄发家,现代銀行家靠着借贷作为资金杠杆发家。
极其相似的金融历史,在数字资产领域也正在发生。中心化借贷的出现与蓬勃,去中心化借贷的革新。
下一次借贷市场变革掌握的玩家又会是谁?
借贷生意的本质是:“一手拥有便宜的资金,一手拥有借款需求的客户”
谁掌握了两者,谁就掌握了金融,呼风唤雨都是资源。
依照“资源”的逻辑看数字资产圈最厉害的借贷公司,毫无疑问是依托于超大型矿池的中心化借贷公司:
这些巨头掌握了币圈最重要的借款需求——矿工的借款需求。
更重要的是掌握了 BTC 矿工的借款需求,BTC 矿工撑起了数字资产圈早期的借贷市场。
当 DeFi 开放式金融吹起号角,想以去中心化的方式,重新定义信任,不在信任中心化实体,而是信任代码。
DeFi 这股开放式金融潮流究竟会到何方?
对比一下数据**
最大去中心化借贷平台 Compound 上的抵押物为 1 亿美金左右(数据来源 DeFipulse),其它去中心化借贷平台量都不大。
中心化借贷平台光是贝宝一家就号称去年有超过 2 亿元美金的贷款量,3.5 亿美金的存币,国外 Nexos 号称受理超过 10 亿美金贷款量,还有很多大平台如 BlockFi,Cobo, Maxtrixprot, Celsius。(PS: 中心化数据没有么透明)
只从数据来看,去中心化借贷市场是远落后中心化借贷的。那为什么还会有 DeFi 这股趋势?
除了上面说的重新定义信任,扛着开放式金融大旗的 DeFi,目标是链接全球的资金市场,把美国人便宜的钱,日本人便宜的钱,欧洲人便宜的钱,通过数字资产价值流动的转移优势,倒流到发展中国家的借款需求。
其实就是发达国家找不到更好投资标的,热钱到海外投资,而数字资产开启了资本流动的大门。
DeFi 开放式金融的好处在于
1. 可扩展性强
DeFi 是一个协议,业务发展后具备全球的网路效应,借贷业务不再只是局限于一个区域内,而是一个全球的市场,借款方与存款方都可以来与全世界。
2. 边际成本非常低
这是中心化借贷的短板,每一个扩展的边际成本都高。(业务人员拓展的成本,各国市场合规成本,各地人员语言的成本)
从这个角度看去中心化借贷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
回到现实问题
存款是由借款创造的。因为有了真实扩张业务需求,借款人愿意付出利息。因为有了利息,存款人愿意存款。整个货币的基数就放大了,借贷市场规模就放大了。
借款的规模又取决于抵押物的总量,传统金融世界里抵押物价值可以是无限大,只是依照每一个抵押物去评价可以借出的金额。
但 DeFi 开放式金融的借贷市场土壤是相当贫瘠的,缺乏抵押物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拥有 BTC 的矿工通过 DeFi 方式是借不了美国人的钱,拥有其它主流数字资产的人通过 DeFi 方式是借不了欧洲人的钱。
根本原因是开放式金融建立在以太坊之上,而其上最好最广为接受的抵押物就是以太坊(市值 167 亿美金),抵押物的天花板非常明显,能借款的数量就相当明显,借贷市场规模也就扩张不起来。
趋势上未来更多的资产会进入以太坊一旦抵押物的总类丰富,价值提高,DeFi 开放式金融的土壤就能长出更多的可能性。
更多的资产比如 ERC-20 BTC, 黄金代币 PAXG, 链上直接发行债券,以及各种链下资产的引进。(Makerdao 团队正在做)
众多资产中最直接的就是 BTC。
BTC 拥有借款的实际需求
BTC 矿工的借款需求远远大于以太坊矿工的借款需求,从市值来看 BTC 作为抵押物是以太坊的 8 倍左右,从矿机的未来需求来看更是如此。(以太坊准备从 PoW 转型 PoS,矿工的预期不在了,不需要借款添加新的设备 , 而 BTC 的算力竞争一直存在)
ERC-20 BTC,必然会是币圈的下一个趋势
考察一下现有的 ERC-20 BTC
1. WBTC,最早的 ERC-20 BTC 解决方式,由 Kyber 以及 Bitgo 牵头进行,一年时间的发行量也就 600 个。
2. imBTC, 近一个月 imToken 团队通过托管后映射的发行方式(类似 WBTC),再加上 imBTC 持有即生息的方式作为激励,发行量目前 120 个。
3. TBTC, V 神看好去中心化解决方式,BTC 从中心化托管到智能合约托管,TBTC 发行有两个环节,“存入”及“验证后发行”,通过抵押金模式,确保存入个人以及验证节点不作恶,同时又将一部分手续费激励验证节点,目前依然在实验阶段,主网还未上线。
其它例外:ChainX 的 xBTC 是建立于 Polkadot 生态上。
上面不管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的 ERC-20 解决方案在短期是很难起来的,有激励问题,也有信任问题,缺少了一个强行推动的催化剂,100 个 BTC 是激荡不了水花,1000 个也是,但 10000 个,20000 个 BTC 进入 DeFi 开放式金融里就可能就能带出不一样的变化 , 更多的借贷平台愿意接入(有了借贷流动性),交易所愿意接入(有了交易流动性),更多衍生型金融商品也因此有了流动性。
1 万个 BTC 的进入就能产生是 7000 万美金的抵押物资产,对比有 BTC 总量 2100 个,DeFi 开放式金融的抵押物有 10 倍或是 100 倍的增长都是可以期待的。
ERC-20 BTC 的强行催化更有可能是交易所这样的巨头玩家来牵头,通过将交易所内一部分的 BTC 资产用中心化托管方式发行,ERC-20 BTC 就能正式进入 DeFi 市场内,比如国内的三大交易所,或是国外的 Coinbase 或 Bitfinex。
巨头玩家这么做的好处
1. 作为 ERC-20 资产的发行方,能创造出其交易对需求(DeFi 的借款,存款,都会有需求),过往 Bitfinex 交易所通过自己是 USDT 的发行商,拥有了其它交易所没有的流动性。
2. 加强自己的生态,比如交易所未来想发展自己的公有链,扶持自己的 DeFi 体系与稳定币,ERC-20 BTC 作为一个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 DeFi 项目在自己生态上建立。
(PS: 币安的 BTCB 是一个想加强自己生态的做法,但币安没有想明白的是币安链上还没有完整的 DeFi 生态,这个循环没有转起来)。
ERC-20 BTC 一旦进入市场,顺带也会搅动 BTC 借贷市场的格局
PS: 在中国中心化借贷平台还面临着合规的问题。
中心化借贷与 DeFi 开放式金融的合作模式,取决于双方各自的商业模式
1. Dharma 选择了 Compound (DeFi 协议)作为底层,Dharma 团队专心于产品服务,做流量,未来也会通过法币渠道引导非币圈用户进行存贷,这样模式下 Compoud 赚取了借款人万 2.5 的息差作为利润,Dharma 则是有流量后再去寻求变现模式。
2. 某交易所选择了 Lendf.Me (DeFi 协议)作为底层,交易所提供用户理财产品得到粘性,也赚取一部分息差,Lendf.Me 团队的商业模式依托于借贷市场做大后,通过生态的平台币 DF 赚钱,(在这里的合作中因为 Lendf.Me 协议不从借贷市场中赚钱,因此与中心化机构有更多的合作空间)。
未来 DeFi 协议将会逐渐下沉,各种中间层或是应用层将会浮现(图就不公开啦,私聊我们),中间层是让第三方接入 DeFi 协议有更多的自主调控性,应用层是针对用户需求打造产品。
其它可能的组合性
1. 交易所部分
BTC 或 ETH 为抵押物的杠杆产品,可以通过质押用户 BTC 或 ETH 在去中心化的世界找到更便宜的资金源,而交易所赚中间的利息差,以火币为例杠杆交易的日息为 0.098%,按小时计息,简单算一下一个月的借款成本大约是 3%,而去中心化借贷协议 Lendf.Me 上一个月借款利息不到 1%,中间是有空间的。(PS: 前提是交易所不虚增资产借给用户杠杆交易,而是真的提供用户真实资产,要不然交易所没有合作机会)
2. 中心化借贷公司
类似上面提到过的合作方式,新进入的中心化借贷公司可以与 DeFi 协议团队一起合作,做出好的产品去服务矿工,努力拉动资金端以及借款端需求,盈利方面中心化借贷公司依靠赚取息差,DeFi 团队如 Lendf.Me 依靠借贷生态做大后 Token 的价值,这样没有利益冲突的合作模式,双方还可以在 BD 资源上共享。
3. 去中心化钱包
作为流量入口,DeFi 是钱包少数能够变现的渠道之一(除了游戏之外),通过在 DeFi 之上建立一个中间层,去中心化钱包可以在拥有流量后,通过提供用户更好服务并收取一定比例费用盈利,用户实际发生的借贷行为是在底层的 DeFi 协议。
上述提到的合作模式都是基于双方有足够了解后产生,Compound 团队也提到未来会协助交易所建立借贷系统,DeFi 开放式金融的运作方式,产生利息方式,最终中心化机构如何包装产品,这之中有很多的可能性与创意。
最后看 ERC-20 BTC 带来的趋势。未来一段时间链上资产的竞争战场一定是中国,因为中国聚集了大多数的 BTC 矿工。
谁能提供矿工
1. 更便宜的借款成本(通过 DeFi 协议);
2. 更好的服务(中心化团队服务);
3. 更高的信任(中心化或去中心化)。
那谁就有机会在下一次的借贷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可以预见,在资本的自由流动下,借款将会越来越便宜,存款利息将会越来越低。
张先生 作者
Roy **排版**
内容仅供参考 不作为投资建议 风险自担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严禁转载
本文转自“dForce Network”
☟☟☟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简介:分享区块链领域专业、前沿、有趣的内容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