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请理性看待区块链,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不要盲目跟风投资,本站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CoinVoice官方立场无关

币圈不相信基本面投资,注意力才是一切

深潮TechFlow
2024年05月30日

撰文:深潮 TechFlow

市场总是流传某某钻石手获得丰厚回报的传说,似乎实现财务自由只需简单两步:买入然后等待。

但当落到个人实践上,做钻石手对个人意志的要求相当之高。人们总说「等待的回报丰厚的」,但现实情况大多是:等着等着发现别人的回报是丰厚的,等到最后张开手发现只剩一把随风消逝的灰尘。

相对于波动较小的 BTC,更多人选择长持的是五花八门的「价值币」,期待持有的山寨币在某一天被价值发现,获得远超大盘的收益。

但最近知名 Defi OG Ignas(@DefiIgnas)通过一篇推文表示:只是因为看好基本面就选择长持山寨币并不靠谱。

币圈不相信基本面投资,正如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基本面投资,基本不赚钱

Ignas 以上轮周期拥有扎实基本面的项目 Brave 浏览器和其 $BAT 代币举了个例子:

当前 Brave 拥有约 7300 万活跃用户,且早在16、17年就进行 4000 万美元的高额融资,产品合理且技术扎实,从一个靠谱的加密项目层面来看,Brave 无疑是成功的。

但 $BAT 的价格却没有显著增长,时至今日 $BAT 的价格却与 2017 年首次发行时相近,同时期的 $ETH 早已从 250 美元涨到了 3900 美元。

Ignas 直言曾对 $BAT 的愿景非常看好,并言这曾是他仓位最大的山寨币,虽然他在高点附近全部卖出,但 $BAT 的价格走势仍带来一些启示:产品上的成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长期的代币优秀价格表现。

传统金融市场中”高业绩支撑高股价“的真理,在这里显得不值一提;同时,为高业绩和好数据买单,下场可能会很惨。

Ignas 也考虑过会不会是由于代币解锁导致币价受压制,但很遗憾,$BAT 现在已经是全流通状态且无增发。

最后 Ignas 给的建议是,不要轻易相信任何项目的长期持有承诺,特别是对于山寨币,及时调仓和谨慎选择投资标的非常重要。

注意力才是基本面

Ignas 的推文发出后,评论区有一些有意思的讨论:

有人提出 $BAT 惨淡的币价表现可能是因为团队将资金重点放在项目研发上,对项目营销有所欠缺,同时从官方的推文中也看不到太什么提及代币的推文。 Ignas 也在评论区直言在加密世界注意力就是一切,团队或许应该请一些KOL来推广 $BAT 同时建立更强大的社区来增强 $BAT 的市场认知度。

是的,$BAT 就是「价值币」的经典代表:优秀的项目基本面、代币全流通供应,这样一个超低估值的金蛋貌似只差被市场价值发现,最后迎来一波群情激奋地疯狂买入、上涨。

但冷冰冰的现实是:如果某钻石手长持 $BAT 7 年,那么个人收益早已被大盘远远甩在身后。

与传统 Web2 项目看重项目的技术构成、用户数据与融资背景不同,板块效应、名人喊话甚至是项目被黑都能成为加密项目吸引散户注意力的「基本面」。

一味地坚持老派的「基本面投资」苦苦等待价值发现,未免有些抱残守缺。

散户爱"有趣",机构想"有用"

MEMECOIN 可以说是加密市场最直接的基本面毁灭者,大家钟爱 MEMECOIN 的原因很直白:一眼就能看懂,说拉盘就拉盘。

出于早期公平的筹码分发机制和各种独特文化, MEMECOIN 在人们心中也一直有着公平、有趣的形象。

但从不断爆出的各种 MEMECOIN 价格操纵事件来看,显然大型资本们也不愿意放过 MEME 这块新兴的金钱热土,许多 MEMECOIN 的背后也有大型机构操纵的痕迹。详见我们的另一篇报道:集体作恶?内部人员曝光 Polygon 高管恶意操纵 Meme 币价格

有一张图对当前加密资产做了一个简单分析:

这张图展示了加密资产两端的不同性质:一端是以 MEMECOIN 为代表的娱乐至死、疯狂投机,一端是以 RWA 资产为代表的乏味实用性资产。

有趣与有用,貌似是散户和机构们理念不同的选择。

C 端的散户们更喜欢由高投机性和趣味性推动的零售驱动型市场,以 MEMECOIN 狂潮和 2023 年第四季度的人工智能泡沫为代表,而以机构为代表的 B 端更倾向专注于符合监管要求的实用型市场,如 BTC/ETH ETF + RWA 资产这类稳健叙事。

但看似分道扬镳,实则殊途同归。

Phantom 在多个国家地区的谷歌市场下载量名列前茅,由散户推动起来的 MEME 热潮已经扩散至全世界,MEME 文化所蕴含的自由、无端、混乱等娱乐属性也让散户乐于为这种附加价值买单。

甚至各领域的人都想来分一杯羹,政治 MEME、名人 MEME、Pump.Fun 直播...万事万物皆可 MEME,怎么花哨怎么来,衡量人事物的各种指标在这里化为 MEME 币价的涨跌,影响力与流量狂欢变现的天堂。

而从老钱机构们的态度上更是可见一斑,从诋毁、质疑加密资产到争相抢上 BTC/ETH ETF,而“监管”也从悬在加密市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摇身一变成了牛市的催化剂。到了现在的美国大选,加密市场竟也成了候选人们拉票的砝码。

从“认为无用”到“不得不用”,注意力贯穿着加密货币从野路子到正规军的始终。

加密这一行,投资逻辑和传统的金融市场有着很大的差异;而所谓的基本面,在有实体业绩支撑和没有的情况下,其词义内涵完全不同。

散户被基本面的故事骗多了,自然会去选择简单粗暴的 MEMECOIN;机构对效用币的偏爱真的是因为项目的基本面吗?倒也未必。

机构自然是能看见 MEMECOIN 的价值,只是对于投资 MEMECOIN 这件事上,机构本身没法很好地向投资人交待,总不能说我投了一个表情包/一只猫吧?

投资人们可能也更喜欢机构投资一些比较“严肃”的资产,于是基本面也就变成了严肃投资的包装。

所以,可能大家都没在真的做纯基本面投资,只是散户表现得更直接,机构更迂回。

因此,炒 MEME 与搞基建并不冲突对立,聪明的玩法应该是照单全收。

比如以 MEME 游乐园起家的 Jupiter, 开始搞大一统市场,联合多家项目与机构成立 GUM 联盟,无论是 MEMECOIN、RWA、股票还是外汇,通通荤素不忌,主打一个杂食。

既有 MEME 又有"基本面"资产, Jupiter 对各类资产的兼容并蓄,也正体现不单吊基本面的业务逻辑。

观点

到本轮牛市,市场已经不再是简单模式,各参与方都有所进化,结构简单的基本面投资越来越难奏效。

从历史中总结的教训来看,部分基本面投资的收益核算下来甚至没有跑赢通胀,更别说有的强基本面项目直奔着归零去,市场投资的逻辑正在逐渐变化,基本面投资已经不再如之前般政治正确。

当然,如果把时间成本无限拉长,对于价值发现投资可能又是另一番定论。

但是散户耗不起。

在信息热点快速迭代的币圈,最不缺的就是新热点,最有价值的就是注意力。市场驱动力发生变化,项目对市场注意力的拿捏往往能强势影响代币的价格。注意力经济学的重要性地位逐渐凸显,市场留给项目慢慢被价值发现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知名博主 @redphonecrypto 在最新一篇文章中也指出:代币吸引注意力的能力比其它指标更重要,吸引注意力的能力越强,其潜在的上升空间就越大。

「Pumpmental > Fundamental」已经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对付出真金白银的散户来说,拉盘才是最好的基本面。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来源:深潮 TechFlow
#比特币

评论0条

深潮TechFlow

简介:潮TechFlow是区块链行业原创深度媒体

专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