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请理性看待区块链,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不要盲目跟风投资,本站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CoinVoice官方立场无关

憋大招的最后都死了

橙皮书
2020年11月03日

编者按:本文来自 橙皮书(ID:chengpishu),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

最近在看一本书《蚂蚁的故事:一个社会的诞生》[1]。这种昆虫最有意思的一个特点,是广泛存在的社会性和集群化的生活模式。比如他们有不同的社会阶层,每种身份有非常明确的分工。因此蚂蚁拥有非常强大的协作能力,使得社群能在树冠层建立起一个非常庞大的巢穴,巢穴里还能构筑出非常复杂的通道和不同层的“房间”。

而这种建筑上的奇迹又是怎么一步一步发生的呢?

其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蚂蚁不是一开始就规划好要把巢穴建成一个大迷宫的。它们是根据整个社群的需求,慢慢建立起越来越多层的房间。这些不同的楼层和房间,需要借助树叶作为材料,通过许多只蚂蚁(织叶蚁)连成一条链,咬住两片不同的叶子,然后用幼虫的丝“粘合”住。

憋大招的最后都死了


而这一切的开始,往往是因为有一只蚂蚁觉得巢穴内太挤了,它被逼的往旁边走,然后就不时去拉拉树叶的边缘。然后其他蚂蚁看到后,有几只也加入进去。随着树叶慢慢上卷弯曲,又引起了更多蚂蚁的注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无数蚂蚁把身体连成一条线,齐心协力把两片叶子拉在一起。整个过程是:工作引起成功——成功引起继续工作——继续工作引起更大成功。

憋大招的最后都死了

来源:《蚂蚁的故事》插图

蚂蚁的这种建筑方式让我想到,要构建一个远比自身庞大的复杂网络,通常需要的是不断叠加的过程。而最开始的那部分原始工作,不见得必须是多么壮志豪言的大计划,只要能引起一小部分人注意,然后在这一基础上继续构建就行了。

我之前写过TCP/IP的协议战争,有类似的地方。一种是像TCP/IP那样快速拿出一套可用、小的工作成果,然后不断叠加修正。另一种是像当时TCP/IP的竞争对手OSI那样,有一个宏伟的计划,但憋了很久的大招最后好几年过去了就是做不出来。

在一个需要社区、需要协作的复杂网络里,工作能否引起别人注意,可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人类在计算机领域里的开源运动,和蚂蚁筑巢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我看来,当初在论坛上发帖、仅仅只是抱着跟大家分享下自己写的操作系统的Linus,正是第一只让自己的工作成功引起别人注意的蚂蚁。

因此,我有一个非常主观的个人判断:在区块链领域,憋大招的最后往往都会悄无声息地死去。反而是那些不太完美的、但工作成果能马上给别人带来好处、能够自发吸引一小部分开发者志愿加入的开源项目——并且以开放性和低门槛的参与方式,允许别人在其之上继续叠加工作成果的项目,最终有机会创造出更伟大的成果。

环视下你的四周,在你身边,谁会是crypto这场“新开源运动”的那一只蚂蚁?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 Retric, 2020.11.02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评论0条

橙皮书

简介:关注产品与技术

专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