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清华大学推出的校园版数字钱包一事,金色财经独家采访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晓蕾教授,她对这件事进行了多个角度的解读。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北大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刘晓蕾
该数字货币试验类似对校园卡的电子化改进
目前这个应用非常类似于校园卡的电子化。现在无论是清华还是北大,还是别的高校都会有校园卡,类似原来的饭票。学生将现金存进校园卡,就可以拿到校园中的食堂、咖啡馆以及超市等场景拍卡付钱,也就是一个校内支付系统。但目前都是实体卡,需要拍卡操作,这个清华大学校园版数字钱包类似于将校园卡进行电子化,放在手机的app中,确实要方便一些,但看起来似乎是在校园卡功能上进行改进。
这一应用刚推出没多久,北大光华区块链实验室也有许多同事在关注,了解还不是特别深入,但目前仅就这个场景来看,并未看出其中使用区块链的意义。因为这个本身是一个学校内部的使用。刘晓蕾教授也是北大光华区块链实验室的主任,非常希望推广区块链技术,但她也承认并非所有场景、产品都适合用区块链,在很多情况下,中心化的操作会更高效。那么在校园这个场景中,没有看出来区块链特别的优势。如果日后这个项目想做大,跨出校园,接入企业,更像去做一个类似支付宝一样的支付系统。用区块链方法来做支付,这个本身有很大发展潜力。但是这一应用的问题,并不是技术上的,而是监管上的,支付是需要支付牌照的。
饭票型Token也有其实用价值
虽然目前这个项目意义可能更多的在于展示数字钱包的效果,但刘晓蕾教授仍然觉得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区块链技术潜力很大,各种场景的应用,需要慢慢摸索。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尝试很有价值。
刘晓蕾教授谈到,数字货币,或者说Token,其实也有很多种类型。其中一种类型,我叫它饭票型Token,作用就在于追溯钱的流转,实现真正的专款专用。比如一笔农业贷款,贷款方希望款项只能用于购买化肥,种子等农业相关产品。通过贷款以Token形式发放,把农业相关方上链,而Token只能在生态内,即链内,使用,就能限制资金的使用范围。类似的,公益捐款,通常捐款人也希望明确知道捐款的去向,通过Token的流转,可以实现对捐款的全流程追溯。从这个角度来讲,饭票类Token也有很多实际应用场景。而且它和人民币是一比一对应的,没有任何炒作空间。
最后刘晓蕾教授总结说,就目前应该场景看,清华的数字货币钱包的示范作用高于实际作用,但仍然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简介:在这里,读懂区块链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