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火讯财经高端访谈节目观火琅琊榜第五季正式开播。本季主题为“Web3先行者”,每期节目中,阁主将深度访谈一位知名嘉宾,每期从教育、技术、哲学、投资、艺术、产业、法律等不同视角,畅谈Web3、元宇宙、NFT数字藏品等热点话题,深度剖析前沿经典案例,展望行业未来趋势,为用户带来极具价值的优质内容。
本季观火琅琊榜阁主是史兴国先生(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Hyperchain 超块链创始人、前中科院软件所互联网实验室总工程师)。史兴国先生被誉为区块链技术界的“扫地僧”,他有多个荣誉加身,却始终低调平静,深藏不露,内力强大,一招一式见真章。
本季节目的首期访谈嘉宾是于佳宁博士(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火大教育校长、《元宇宙》(中信出版社)作者)。
两位大咖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曾在体制内取得过不菲的成就,却愿意放弃体制内的“光环”,坚决选择all in 区块链。史兴国先生放弃的是中科院软件所互联网总工程师的职务,于佳宁博士放弃的是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的职务。此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火讯琅琊榜阁主。于佳宁博士曾在2018年担任过“火讯琅琊榜”第三季阁主。
如今,两位阁主站在各自的高峰,英雄相惜,隔空对谈。他们今天对谈的主题是《从经济模式到落地应用,Web3的中国之路怎么走?》
本期看点:
🌟 元宇宙的核心价值与最关键的应用场景是什么?
🌟 元宇宙的实现过程中,区块链存在哪些技术瓶颈?
🌟 元宇宙时代的新巨头和真正赢家会是谁?
🌟 Web3在中国有哪些机会?合规会成为Web3在中国发展的阻碍吗?
🌟 Web3投资风潮是不是虚假狂欢?
🌟 NFT炒作热潮降温,如何看待其实际价值及未来发展关键因素?
🌟 抄底无聊猿?有何忠告?
🌟 国内品牌出海发行NFT是否会成为未来趋势?注意哪些风险?
本期访谈视频完整版可在视频号“火讯财经”点击“直播回放”回看。
对谈实录(有所删减):
第一板块:元宇宙
史兴国:
近两年来,元宇宙概念火遍全球。很多知名投资机构、巨头公司、各国政府、初创团队等都在加速对元宇宙赛道的布局。于博士去年在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元宇宙》一书很受欢迎,您书里探讨的元宇宙经济学、治理模式、如何促进元宇宙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内容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很高兴借这次访谈机会跟于博士好好探讨元宇宙。在于博士看来,元宇宙的核心价值在于什么?最关键的应用场景是什么?
于佳宁:
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史总在两年多后再做对话,每次跟史总交流都获益良多。同时也感谢火讯财经的邀请,我们和火讯财经一起穿越牛熊,确实感慨良多。
元宇宙并非完全凌驾于现实生活,简单的游戏互联网化,亦非3D互联网,而是下一代互联网。各行各业均可通过与元宇宙的结合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
其最核心的价值,一方面在于真正意义上突破个人所面临的诸多局限,实现自我超越。资源多少、地域差异、人际关系等有形或者无形的天花板限制了个人的发展,而元宇宙可以帮助个人真正意义上重塑自我,突破局限,超越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这种突破对于年轻人而言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在于元宇宙重塑了企业的商业模式。近来在元宇宙领域萌芽生长的新项目,其实都不是大企业主导,反而是大企业以模仿的姿态去学习。比如说哔哩哔哩模仿众多体量较小的NFT项目的路线,通过海外团队发行NFT。技术变革直接创造了更多创新创业的机会,目前的科技社会虽然提倡创新创业,但是机会太少,这对于整个社会的活力、对于科技的创新、科技国家的进步,其实都有很大的副作用。
史兴国:
于博士看好于宇宙在哪些细分的产业赛道的未来前景?
于佳宁:
十几年前,如今移动互联网所营造的直播购物、外卖团购、网约车等今天司空见惯场景,在当时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因此现在去预测元宇宙具体场景有点为时过早。但我认为现在已出现的一些应用让我对元宇宙有足够的信心,比如3D虚拟数字空间。
令人兴奋的另一方面是,元宇宙中科技创业者在创业者中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反而各行各业的人开始参与进来。在我的火大教育中,开始有建筑师这样与科技创业似乎没有关系的职业群体加入,因为元宇宙建筑不管从外观还是格局,都可以远远按照我们人类想象力的上限去建造,而不用考虑现实中物理方面约束限制。包括线上会议、线上发布会、时装周等,这些都是应用场景。同时这也是未来更多应用的基础。未来元宇宙应用将会深入到所有行业。
此外,在目前显现具体应用中,VR赛道火热异常。但我们不能将VR等同于元宇宙。因为VR本身是元宇宙的一种接入方式,就像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接入网络的方式有手机、电脑、平板。总的来说,如今呈现的元宇宙只是真正元宇宙的一小部分,我们不能被一些狭窄的方向所圈定,元宇宙的应用将是多元化的,未来还会展现出更多赛道。
史兴国:
确实,我也觉得我们完全不必拘泥于VR或某种互动形式,就像您所讲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元宇宙向前发展的时候,它势必要解决一些真正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东西,在您看来,发展元宇宙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于佳宁:
我认为目前的关键瓶颈还是技术问题。例如云游戏应用,当时宣称5G支持下,用户根本不需要本地安装任何APP。但事实情况却是,我们仍旧需要下载游戏安装包,后续仍要在游戏更新时下载更新安装包。云游戏应用对于游戏而言就像曾经需要本地下载的电影,如今已经实现流媒体在线播放,但游戏仍旧做不到。不仅时常卡顿,在画质上也是肉眼可见的降低,云游戏所支持的游戏类别也仅限于回合制、策略类等。
如此看来,元宇宙的落地应用和发展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可以将元宇宙简单理解为是千万级甚至亿级用户同时在线的超大型网游,连云游戏应用都尚且未成熟,何况生态更复杂的元宇宙?这反映了我们在网络传输的困境。
自市面上流通的VR等个人设备看,硬件技术同样面临较大瓶颈,集中在算力方面。例如大型游戏的运行需要配置特别昂贵的显卡,而这些显卡在去年一度断货,供不应求。如果我们以后要将现实生活接入元宇宙,这一过程中凸显的便是硬件生产能力的不足。当然,量子计算可以解决算力问题,但是量子计算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才能实现商业化应用。
最后便是碳排放问题。双碳战略、碳中和都是国家发展的要求,但是如今个人设备的GPU耗电量极高,假设成千上万人接入到元宇宙中,耗电量将是天文数字,并生成大量碳足迹。这要求我们寻找更多的替代能源、更好地调配能源结构来支撑预算需求。这些问题都不会自动解决,它需要无数的努力,当然这里面蕴含着无数商业机会。
史兴国:
我非常认同您在技术上,包括整个行业的基础设施上有所不足的探讨。通常我们在其他场合不太去谈行业瓶颈,而是更注重于展望前景。但事实上,这些瓶颈正是行业发展的重点,是需要突破的地方,也恰恰是机会所在。
例如最早的社交网络,在手机等移动设备真正发展起来之前,社交网络的形式就已存在。但是由于它以PC来交互,一台PC通常对应的是多人,且不可能24小时在线。因此社交网络持续发展,但真正爆发式发展是在手机等移动设备真正普及之后。届时每一台设备就代表一个人,个人得以在互联网上被抽象化,造就了整个社交网络的繁荣。从这个角度讲,关键技术能对整个产业起到特别关键的推进作用。
从长期看,技术问题往往不是问题,但从短期看,具体落地和规划都不能忽视现实的技术约束。元宇宙确实尚未到爆发式发展、遍地开花的时候,但谁能够解决技术、底层基础设施等关键技术问题,反而会成为未来元宇宙时代的新巨头和真正赢家。
于佳宁:
我非常认可史总的观点。刚刚提到了底层性创新,在这方面,史总很有发言权,您被业界称为“区块链技术界的扫地僧”,“武功”深不可测。对于底层技术方面,我也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元宇宙的技术架构中,区块链处于什么地位?元宇宙的实现过程中,区块链存在哪些技术瓶颈?
史兴国:
元宇宙中不管是个体也好,资源也好,个人的价值财务也好,它都相对是独立的,不依赖于特定平台或者第三方来表达自己。通过个体之间的交互与协作来产生二次价值,由此实现一个相对自由、灵活的协作环境,这也是元宇宙除了视觉沉浸感外的交互协作沉浸感的关键。
将底层价值以不依赖特定平台的方式独立出来的区块链几乎可以说是元宇宙的基础,但不管从目前的区块链规模,还是链数据的互通上都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是规模,区块链的规模与目前所有的Web2时代的系统规模相比太小了。例如比特币的规模在一万左右,仅以这些节点来承载全世界的互联网应用或是元宇宙应用的话,就像您刚才所说,存在算力处理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
目前看起来火爆的区块链应用实际上真正的活跃地址数在80万到100万之间,但作为一个互联网级应用或元宇宙级应用,这个数据是远远不足的。目前一个相对业务比较成熟的Web2业务,通常每天的业务量高达几千万甚至上亿。
其次,因为规模不够,导致我们必须使用不同的链来处理业务,造成了特别严重的孤岛现象,这与元宇宙需要提供的无边界交互相互冲突。用户一旦被不同的区块链分隔开,其元宇宙的体验势必大打折扣。
最后是区块链目前的易用性还非常差。互联网早期需要搭建网站,用户需要自行搭服务器、写代码、写网页,才能将网页呈现在别人面前,这便是易用性差的体现。如今我们只需要在手机上点几下。所以,我们需要保证用户在元宇宙中,不管是资产的处理,还是应用的开发,其易用性都要远比今天好才行。真正的普世化是普罗大众亦可进入此前开发者才准入的领域内。
于佳宁:
确实区块链在易用性和用户友好性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过我刚才注意到您提到并行区块链,这与传统的串行区块链相比,主要有哪些不同,哪些优势?
史兴国:
我们自最初就把精力放在并行区块链上,因为我们认为如果想解决区块链规模与性能问题,串行架构几乎是一个不可能解开的死结,必须从架构上改变。假设继续用串行架构,意味着无论业务多少,哪怕是世界级业务,都只能在串行链的某个节点中处理数据。
并行区块链的优势在于其扩展性非常好。串行结构的最大问题在于节点数越多,它的共识效率越慢,导致业务处理速度的放缓。在并行结构中,随着节点数的增加,其处理能力不是降低,反倒是增加。
其次是串行区块链的分叉问题,分叉导致的数据不一致将引发价值认同的矛盾,而并行技术可以协调好这种矛盾,使得链和链之间的孤岛问题不复存在。
目前针对孤岛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跨链,但跨链也解决不了信用域问题。跨链后的数据互通并不能打通各个链中的信用域,各链生态的安全协议也难以协调。并行结构可以将各链统一在同一信用域之下,剩下的便只是性能问题。
第二板块:Web3
史兴国:
最近Web3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传统Web2互联网已经在朝着Web3时代迈进。前段时间,虎嗅的《Web3革命:逃离、信仰、大迁徙》和量子学派的《Web3与中国无关》这两篇观点截然不同的文章引发行业热议,在朋友圈刷屏。于博士认为,Web3到底与中国有没有关系?未来有哪些大机会?
于佳宁:
Web3一定跟中国有关系,中国是不会缺席的。虽说现在还处于Web3发展的早期,但是很多外资的关键应用也是基于区块链的应用。根据《十四五规划》要求,重点发展以联盟链为基础的新型基础设施。曾经有观点认为,以联盟为基础的应用都是to B应用,使得大规模to C应用难以发展。但到了今天,国内to C数字藏品的快速发展已经开始证明绝大部分的数字藏品都基于联盟链,基于联盟链就目前来说更容易管理和监管的特征,也使得中国的数字藏品更加合规。同时,很多项目团队来自中国,我们拥有相当高的开发者水平,这也使得中国在全球区块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缺位。
就算我们需要考虑合规问题,我也觉得这不会成为Web3在中国发展的阻碍。比如哔哩哔哩授权海外合作伙伴发行了NFT,这得益于协议控制架构。虽然说VIE架构可能在法律方面不够扎实和完备,但这也不妨碍它成为塑造过去中国互联网黄金20年的重要基础。
史总您怎么看待Web3在中国的发展呢?
史兴国:
这两篇文章的写作角度我都很欣赏。两位作者实际上都在文章中对未来倾注很大的热情和信心,只不过《Web3与中国无关?》是使用反语的方式来表达其担忧。在我看来,文章并没有表达负面观点,而是突出强调Web3的金融属性,而中国在金融方面监管非常严格,有可能影响其发展,让行业外人士形成了一定误解。
事实上金融属性只是Web3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让个人不依赖第三方,表达自己的个体价值和权益,而这并不一定是金融层面,更多的是业务上,我们可以怎样协作,在未来协作过程中,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让协作对参与方都公平。
Web2时代用户依赖于平台,选择平台后在平台上协作。到了Web3时代,共识将凝聚用户并形成业务群体,由此产生了更多迸发新业务的机会。由此看来,Web3释放了价值的独立性,释放了个体能够进一步产生新业务模式、尝试信用模式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Web3把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有机融合。以前我们谈到虚拟物品,很多人想到的是线上游戏,这与现实存在形成了强烈的虚实对立。而Web3时代,由于线上也能表达具体的权益和价值,虚实界限便开始不再明显,虚实结合又恰恰是国家激发产业资源和产业活力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讲,我也认为Web3在中国是有机会的,只是不要完全用金融的角度去看它。
于佳宁:
我觉得很赞同,即使Web3有金融属性,但也有很多其他属性。
史兴国:
真正聪明的业内人士不会完全以悲观角度去看Web3。
有趣的是,近来Web3领域的投资非常火热。国内外不少传统VC投资加速转到Web3投资项目,比如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的红杉资本,在今年1月1日到4月26日,以大约每周一家的投资速度,共投资了17家公司。一些Web3“独角兽”逐渐开始涌现。业内传言:“当年投TMT的那波朋友,开始去新加坡看项目了。”不过也面临很大争议:今年,推特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Dorsey)公开发声,指责Web3是风险投资公司的工具,将矛头指向了著名的风投机构a16z。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也直言Web3在现阶段似乎还只是一个营销术语。微信张小龙曾表示:“Web3可能是虚假的狂欢。”
于博士如何看待这一风潮以及未来的投融资趋势?你认为是一场虚假狂欢吗?这些不断涌入会对行业造成什么影响?
于佳宁:
首先,虚假和泡沫是两个概念。任何一个行业的早期,尤其是如此吸引大家关注的行业,其泡沫肯定是存在的,但虚假狂欢的表述有些言之过重了。
我认为,资金资本从Web2转战Web3是必然。在全世界范围之内,资本想找到一个创新企业和项目扎堆出现的领域是很困难的。恰好Web3领域的整体市值还不大,即使把比特币、挖矿等传统项目算上,共计在两万亿美金左右,资本涌入是必然。
后疫情时代,我们基本完成了设备端向手机上的迁徙,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基本完成。对于资本和企业来说,未来想争取特别大的用户增量已非常困难。从这个角度说,资本已经发展到了一段时间内的顶峰和瓶颈期。于是,能够把区块链以及其它技术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新型的、基于价值互联网的新一代互联网自然进入资本的视野,我认为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当然我也很好奇,史总您如何看待这一风潮以及未来的投融资趋势?
史兴国:
我觉得您在行业前沿所看到的这些是对的。我们两年前曾在互联网大会上探讨过互联网的下半场,主题便点明了现在的发展趋势。当一个事物增长一定程度之后,其增长率明显下滑,这是行业成熟的表现。但是对于资本来讲,此时便需要另觅机会。互联网发展中经历Web1、Web2到如今的Web3都遵循这个逻辑。
风险投资所看重的便是投资领域三到五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好比您刚才说的产业空间问题。加密经济整体市值在两万亿左右,而目前纳斯拉克中排名前十的互联网公司总市值高达60万亿,遑论整个行业。由此看来,Web3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我简直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让资本不去关注这个领域。
但资本涌入后的火热现象中必然有泡沫存在,我认为在资本市场中必定会存在少数相当清醒的人,他们能够很快的找到赛道,并从中寻到优质的投资机会。
第三板块:NFT
史兴国:
如果说Web3是未来三五年比较热的方向,那当下炙手可热的当属NFT。全球NFT的炒作热潮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最近看来正在回归理性。于博士如何看待NFT交易市场的降温?
于佳宁:
NFT炒作火热时,许多人跟风购买,其中热度降低的项目也并非被抛弃,这份NFT可能还静静地躺在持有者的钱包里作为收藏品。持有者可能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眼,或者聚会时打开钱包向朋友展示。这些都不构成直接的交易行为,不会对市场交易数据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我们认同NFT具有消费属性而不只是金融属性的话,其市场成交量的下降和降温并不能说明市场萎缩,而很可能是新增用户的减少。毕竟任何行业都存在周期,市场过热后会自发调整。如果市场一直是大牛市的话,神话般的造富叙事会吸引市场中的人,往后便再无人深入研究,深入打造精品项目。快钱思维下乱七八糟的项目频出,没有价值的访谈与AMA大行其道,这也是我们在过去几个月见到的情况。至少目前这个阶段,短时间的数据变化不值得我们去关注,我们更应该关注新增用户乃至优秀项目发行情况。
史兴国:
本次熊市让NFT引发了更大的争议和思考。有人坚信NFT的价值,有人则质疑其科技的幻象外衣;有人认为泡沫破灭,也有人认为目前只是周期性波动。于博士认为NFT的实际价值和未来趋势是怎样的?对普通大众而言,其真价值在何处?如果NFT确有价值,要如何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
于佳宁:
我认为NFT的价值几乎无须争论。过去我们想持有互联网数据作为个人资产几乎不可能,尽管人人都说数据是生产要素、是价值资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财富,但我们无法真正持有和拥有数据。
但NFT出现后,它以艺术收藏品起步,未来将会成为承载每个人数据资产的关键依托。有价值的数据怎么证明所有权,怎么转让,都会基于NFT这一基础设施规范。我们认可数据的价值,认可数字经济,就会认可NFT。
具体来看,NFT本身还是一种技术协议。比如我们目前最流行的NFT采用的是RC721协议。作为通用标准,它本身已是先进技术。具体到项目来看,无论其是否承载价值,光NFT的生成就需要使用图像生成、计算编程等技术。
浩如烟海的项目中诸多投机项目被人遗忘也是必然。在市场还未形成明确逻辑,参与者的分辨能力还没有那么强的情况下,确实会给投机者提供一些机会,但市场最后会给出答案。
在我看来,NFT技术已经被证实有价值,且存在一定发展空间以及可以拓展的场景。那么问题就在于我们可以在NFT技术上发展什么业务和应用场景。
我也想听听史总如何看待NFT的实际价值呢?怎样才能更好地展现NFT的价值?
史兴国:
我特别认同您刚才说的,看待NFT需要从业务角度和技术角度分开来看。从业务角度来讲,项目的良莠不齐也是正常现象。NFT本身就是一种用来映射权益的技术,此前的数字货币时代只能映射一池子、一摊子权益,NFT可以做到对具体独立权益的映射,我们对权益的处理方式由此精细化。
权益精细化后,以此形成新的协作关系就更有可能,从这个角度讲,NFT 是跳跃性的进步,或者是阶段性的重要进步。
再说NFT业务角度,行业以及政策都在推进虚实结合、以虚赋实,可结合总需要一个具体的结合点,NFT恰好是虚实结合的抓手。只要NFT能准确映射到物理世界的权益或具体资产上,而NFT这种虚拟性资产在未来能够产生行业价值和消费价值,那NFT就具备价值。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能否定NFT本身便是价值。
于佳宁:
我认为NFT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NFT能否和真正的业务相结合,不一定非要是实体业务,哪怕跟虚拟业务结合,这样NFT就不仅仅是一个纯投资性的产物,而是业务性的产物。业务性增多的过程中,其服务性与消费性的属性积少成多,那么它的真正实际价值就越来越多。
史兴国:
NFT所映射到资产属性也有价值,持有者需要分辨其映射的资产未来是否有增长空间,这就回到我们刚才说的第一个问题。这么看来,NFT存在争议反倒是好事,这说明大家正在用不同的个体视角看待新生事物。
NFT的头部IP无聊猿今年很火,国内多个上市公司比如李宁、绿地集团、倍轻松在4、5月纷纷购买无聊猿。不过伴随着加密市场的“黑五月”暴跌,无聊猿也随之暴跌。很多人质疑无聊猿猴是不是“过气”了,已成“高风险投资项目”。
如何看待无聊猿IP的长远价值?对于已经购买无聊猿以及想要抄底无聊猿的上市公司及个人投资者,您有什么忠告呢?
于佳宁:
我们讨论具体项目之前还是要说明一点,我的个人观点和看法不构成投资建议(笑)。
无聊猿首次发行时定价0.08ETH,交易过程完成后,团队没有像许多其他项目方一样分钱跑路,而是凭借回收的资本继续去开发新项目,做长期规划甚至将NFT作为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项目方给持有者空投变异药水、APE coin甚至后来宣布要拍摄动画电影。
从无聊猿的业务路径和如今的体量不难看出,在NFT领域将会出现类比迪士尼甚至更大规模的IP公司,这一类公司很可能不会再依赖传统的股票市场融资,而是使用token融资,产品的销售也不会是以往一般简洁明快的交易过程,而是运用空投等方式让持有者与IP共同成长,共享IP价值。无聊猿自发行初期的0.08ETH跃升到80TEH,单论ETH本位,最初持有者便经历了资产的千倍涨幅,加上后续不断的空投,其最初持有者可能已经收获了上百万美金的收益,这些收益又与传统股份制公司的分红、派息有本质区别。
尽管有监管部门联系我,希望得到我对目前无序生长的市场的一些监管意见,但我认为无聊猿的路径还是对市场整体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从我个人心得体会出发,我认为我们对无聊猿这种长期运营,并非简单销售图片就完事的项目方,可以保持高度关注。市场牛熊交替,有涨有跌是必然,在市场调整中也很可能会释放出一些买点,如果在所谓熊市里不去布局的话,等到下一个牛市的时候,可就高攀不起了。
当然我也想听史总的建议,您对这个项目怎么看?
史兴国:
十年前可能大家很难理解如今的时代中有一种价值叫做关注力。自社交网络兴起后,我们越来越认可关注力本身就是价值,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流量至上、自媒体、私域流量等新事物。从这个角度讲,那无聊猿获得了相当大的关注力,而且其关注力并非哗众取宠式的关注力,而是项目方在用实实在在的业务路线,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学实验。
目前的NFT可以映射许多物理世界的权益,但我们在数字世界中有一些完全无法用传统方式去映射的价值,关注力就是其中之一。
有没有可能让NFT去映射关注力,以此为业务模式呢?我认为是可能的。事实上,一旦NFT能代表某种关注力价值,而这些关注力价值又能在市场上形成某种协作关系,一个非常好的业务模式便由此形成。它可能更能够帮助企业去运营好用户和流量,成为业务的助推。
因此,我认为无聊猿本身就是一场非常成功的社会学实验,也是一个特别宝贵的业务探索。我们可以肯定其价值,但其价格还是取决于市场以及市场的参与者。
我还在NFT领域关注到,今年一些国内知名公司开始在海外拓展NFT业务,比如国内社交媒体“即刻”在3月份就新增了“NFT头像”功能。B站在4月底,B站为海外用户授权发布了“Cheers UP”系列NFT,在以太坊上发布的 1万个头像类NFT。5月,B站海外版APP已推出NFT入口,支持连接MetaMask钱包查看官方合作NFT项目“Cheers UP”。同在5月,上市公司映客旗下.0项目的首批NFT产品INKEPASS正式上线。在于博士看来,国内公司在海外发行NFT这类文化出海现象,是否会成为未来趋势?文化出海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合规风险?
于佳宁:
我觉得这种模式还是值得去探讨和关注。确实中国公司在过去多年发展中,取得了较为深厚的积累,一是全球范围内较为领先的技术积累,二是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在互联网发展中融合迸发了许多特殊的文化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引领全球,比如B站的弹幕文化。
以B站为首的企业通过授权海外团队,规避一些合规风险并向海外输出企业文化,培育外文社区等动作是非常好的深层次增加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方式。以往的书影音难以打破文化壁垒,可海外版抖音TikTok通过短视频以及其中的直播电商等业务让海外年轻人赚到钱,对中国公司的印象便有所改观,也改变了长期以来对中国文化的成见。
通过IP的授权发行,以及NFT、社群乃至以Web3的逻辑推动文化出海,其意义甚至可能堪比当年中国公司搭建协议控制架构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意义。
我也想听听史总您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史兴国:
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意味着文化正是因为其本地属性,在外地更会凸显价值,因此文化出海应是必然。如今利用NFT这一新形式、新媒介出海,这本身是件好事。
从国内互联网市场的其他业务发展来看,有不少业务模式实际上是领先世界的,中国在业务应用上的优势可能会延续至NFT领域。虽说部分企业关注NFT可能更多的只是追求一个宽松的市场,这点无可厚非,海外的运营确实可以有更多玩法,但也会面临相当的风险。
海外并非法外之地,其后监管模式特点导致海外应用既有法规来判断事物是否合规,在一定滞后性下,需要企业自行判断合规与否。比如项目是否有证券化的可能,如若可能便需要相应的牌照,如果没有牌照,企业很可能在突然的法律变动中遭受损失。由此看来,只是追求宽松市场而出海的企业是需要审慎考虑的。
但是如果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比如说是从文化消费。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发行NFT,推进文化贸易与交流;或者是品牌出海,利用NFT作为品牌出海的排头兵,这两种方式都是相对比较能够产生长期价值的方式。
因为任何NFT的发行实际是其开始而不是结束,此前提到的价格雪崩、价值不被认可等机构和企业之所以会这样,根源在于未能认清发行即开始这一关键。此后,项目方如何让NFT能够跟相应的权益对应起来,如何去运营好则是更大的关键。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简介:坚持公正、真实、专业的立场,参与、见证、记录区块链时代。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