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千峰 玄贝科技CEO 创始人
编辑:碳14
出品:碳链价值(ID:cc-value)
区块链技术从2009年比特币开始,到2015年以太坊上线,2017年的资本泡沫,2018-2019年的沉淀期,到今年的蚂蚁链品牌升级,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公链的强金融属性相比,联盟链在产业、民生、政务、金融领域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这次蚂蚁打出了「上链就上蚂蚁链」的口号,将对国内区块链公司产生极大地触动,将对推动国内区块链产业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2020年7月23日,蚂蚁集团正式将蚂蚁区块链升级为「蚂蚁链」,并首次披露数据,称「蚂蚁链」的日活超过了1亿次。
无论是对区块链行业以外人士,还是对业内人士,「蚂蚁链」不仅出现得非常突然,而且一经推出就已经成为了一只「巨兽」。这当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可偏偏圈内关于蚂蚁链的资料并不多。借此机会,本文将对蚂蚁链做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
很多业内人士对蚂蚁链的出现有种横空出世的感觉,但这其实是阿里集团和蚂蚁集团沉淀了足足4年的重要板块。
2016年7月31日,蚂蚁集团首席技术官程立在2016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宣布,蚂蚁集团尝试将区块链应用于公益场景,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合作,在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上线区块链公益筹款项目「听障儿童重获新声」,让每一笔善款可被全程追踪。这是蚂蚁区块链的首次公开亮相。
2018年2月6日,IPR daily联合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榜单。数据显示,阿里巴巴集团以全球区块链专利总量49件排名第一。在2018年的榜单上,阿里巴巴继续以90项专利数排名第一。2019年,狂飙到1005项专利,获三连冠。2020年,该数字已经上升到3000多项。
2018年6月25日,蚂蚁集团在香港发布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普惠跨境汇款服务,支持从香港到菲律宾的汇款,依靠区块链技术,跨境汇款首次进入秒级时代。
2020年4月16日,蚂蚁区块链面向中小企业正式推出「开放联盟链」,推出节点共建计划,首次全面开放蚂蚁区块链的技术和应用能力。负责人表示:「下一个3年,蚂蚁区块链要支持百万企业通过开放联盟链实现规模化创新,推动全民上链的价值互联网时代到来,推动数字经济时代区块链应用加速落地。」
2020年7月23日,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在杭州宣布,蚂蚁区块链正式升级为「蚂蚁链」。马云亲自为「蚂蚁链」命名,并说:「这个决定可能不亚于当年决定成立支付宝。」蚂蚁链的战略地位与其在集团内部受重视的程度,可见一斑。
当我们简单梳理完历史,可以为「蚂蚁链」画成这样的画像:
阿里集团的蚂蚁集团于2015年成立区块链团队,拥有顶尖的区块链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了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的金融级联盟区块链平台,能够支撑10亿账户X 10亿日交易量的超大规模场景应用。
经过5年时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蚂蚁区块链旗下已经拥有了开放联盟链、双链通、BaaS平台、溯源平台、多方安全计算平台等核心产品。经过多年研发和商务推广,「蚂蚁链」已经覆盖了供应链金融、跨境汇款、数字资产流转、电子票据、大宗商品仓单、公益慈善、版权等50 多个场景。
看到这里,读者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市面上已经有这么多公链,又有这么多企业推出联盟链服务,那蚂蚁集团推出的「蚂蚁链」,究竟有何不同?换句话说,其核心优势是什么?笔者试图对这些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蚂蚁链是联盟链,与其他联盟链以及公链相比,它具有以下优势:
1、专利优势
如上所述,目前阿里集团在区块链上的专利数处于全球领先。专利的作用是竞争,尤其是在大公司之间竞争中,专利处于核心地位。
可以看到,腾讯系(包括腾讯和微众银行)的专利这两年正在奋起直追,两家加一起,已经有1800多项,位居全球第二。专利具有排他性,蚂蚁链涉及的专利中除了底层技术和架构设计外,不同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也占到很大比重。一旦某个领域的创新用法被抢先登记,其他企业将很难进入该领域。所以,专利不仅仅决定了底层技术水平和核心技术屏障的高低,更决定了应用市场的势力范围。
拥有专利优势的企业在未来的生态建设上具有更强竞争力。
2、生态优势
阿里系是个大生态,除了核心的电商业务以及支付业务外,他的投资生态也非常巨大,涵盖新零售、电商、物流、人工智能、企业服务等。所有业务都围绕着商业,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在交易过程中,难免产生信任的问题。
支付宝通过充当中间人担保交易,解决了电商行业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打造了蚂蚁集团这个巨无霸。区块链作为解决信任问题的新兴技术,有理由相信他将被应用到阿里系的各个与信任和交易相关的板块中。可以说阿里生态有多大,蚂蚁链的应用场景就有多大。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区块链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打通链上链下的信用。也就是如何确保链下行为和数据在上链前的可信性,这个问题在生态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已经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信用评估体系(如电商的星级、支付宝的芝麻信用、以及大数据信用评估等)的阿里集团和蚂蚁集团来说,只需要将这些已经可信的数据上链,即可解决其他区块链企业最束手无策的链上链下信用的打通问题。
3、品牌优势
无论是阿里、淘宝、天猫、还是支付宝、蚂蚁集团,其品牌已经深入到大多数老百姓心中。品牌意味着信任,也意味着市场。
区块链行业从业者,最尴尬的是用户少,场景少,应用少。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可以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区块链品牌,蚂蚁链的这次品牌升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蚂蚁链」这个提法很有意思,刻意去掉了「区块」两字,表面上看是一次「不专业」的起名,但细想一下,也有道理。一方面叫起来更顺口。二来区块链的确可简称「链」,比如链圈。第三用「蚂蚁」品牌为一项技术的命名,更容易推广普及。最后大多数人对区块链的认识是比特币等公链,蚂蚁链的提法其品牌独立性更强。
4、信任优势
区块链公链的信用来自于多个节点的共识,节点越多、越分散、越独立,则信用度越高。公链的共识算法有个基本假设,即会有节点故意作恶,比如提供假数据、对数据进行恶意篡改,或者部署一段可以让区块链网络崩溃的死循环代码。为了防止这种风险,很多公链通过经济学方式,即提高作恶成本来应对,如:比特币的算力竞争模式,POS的资本竞争模式等。
区块链的目的是降低信用成本和交易费用,但公链却通过提升成本来降低信用成本的方式越来越遭到挑战,也成为公链的悖论之一。事实上,目前几乎所有公链都已沦为炒作的对象,失去了其降低信用成本的初心,更失去了其在大规模应用场景中的应用价值。人们是无法接受:在以太坊上上传一条简单的商品溯源信息的成本高达3-5美金的。
与公链不同,联盟链采取了链下链上共建信用的方式,即:所有节点自带信任,共识在这些节点之间建立。
这种方式降低了节点的数量,大幅度提升网络共识效率,并且,因为无需防止节点作恶,无须发币并采用经济方式调控,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对节点的信用成本。
但是,联盟链的信用只局限在参与共识的节点之间,如何让这种信用传递到更广人群和用户呢?
这就需要参与的节点有广泛且公认的信用基础,如:主权政府,银行,或者超大型企业。阿里巴巴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电商生态,支付宝已经建立了庞大的信用数据和系统,蚂蚁链有这个资格来架构一个具有强大公信力的区块链网络。
5、战略优势
这个战略优势主要是指蚂蚁链在阿里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解决交易的信任是支付宝和蚂蚁集团的核心业务。蚂蚁集团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和信用息息相关。在首任掌舵人彭蕾看来,蚂蚁集团最早的业务支付宝,实际上是在网络上解决陌生人之间的信任问题。她说:「支付宝尽管叫支付宝,其实它应该更准确的是叫信任宝。」。
与同样是非常重视区块链技术的腾讯相比,作为全球最大中介平台的阿里系对信任的需求更强烈,信任是阿里整个体系的基石,无信任,不交易。所以,区块链技术很早就被阿里重视并使用。2018年,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马云表示,「社交网络可能不需要区块链,但我们正在从事互联网金融,我们处理数万亿的交易量,我们必须转向区块链,否则这将是致命的。」
把区块链技术上升到阿里集团如此高的地位,是其他互联网大公司至今尚未做到的。目前,区块链仍然是一片蓝海。在战略上的高度重视,也将为「蚂蚁链」占领市场,在与其他联盟链的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提供有力保障。
毫无疑问,「蚂蚁链」在区块链行业内也产生了一些争议。有些人说,区块链圈推崇开源精神,那蚂蚁申请这么多专利干嘛?也有些人说,「蚂蚁链」不开源,怎么证明他是可信的呢?还有些人把开放联盟链上的GAS(燃料)误解成「蚂蚁链」发币了。
这是大家比较关心,同时也容易产生误解的几个问题。笔者在这里做一个解答。
1、不开源的区块链还是区块链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蚂蚁区块链底层没有开源。与国内微众、百度、京东等开源的区块链项目相比,略显另类。
其次,我们来看看区块链项目为什么要开源?简单来说,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共同维护的账本。在共同维护过程中,如何迅速的建立互信?如何让一起合作的企业将业务直接建立在陌生的平台上?最好的办法或许就是开源。
区块链项目方选择开源,意味着:更多人维护、更强的信任、更多黑客的攻防战与修复、更少的Bug、更低的开发成本、更强的生态。
区块链技术将传统的单点信任和对某一中心化机构的信任依赖,转化为多节点之间的共识信任。而如果项目不开源,那仍将会是一个中心化的机构,与区块链的精神背离。公链必须要开源,不开源的公链是在耍流氓。联盟链可以开源,比如Hyperledger,Corda等。开源的链更容易构建起强大的生态。
但是,如果联盟链是基于一个强大信任的主体,而且服务于这个主体内庞大的生态,无需通过开源来壮大生态的时候,开不开源就显得无关紧要了,这是蚂蚁链到目前为止未开源的原因。同时作为一个商业公司,为了保护自己技术,不开源也属正常。但现在不开源并不意味着未来不会开源。
2、联盟链可信吗?
见上文《信任优势》一章。
3、蚂蚁链开放联盟链上的使用费GAS(燃料)是「币」吗?
蚂蚁区块链的使命之一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区块链转型,即链改。但此链改与区块链圈很多「发币」的链改不同,蚂蚁区块链并没有「币」。GAS(燃料)是一种预充值的使用费,不能拿到市场上交易,GAS价格固定,与人民币绑定,总量不限。
虽然没有币,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发行资产。事实上,无论是在蚂蚁链的行业链上还是开放联盟链上,都能够发行资产。从技术上讲,这种资产与以太坊上的ERC20资产几乎一样,但是从使用方式以及法律属性上来看,二者却是大相径庭。蚂蚁链上的数字资产更多是线下资产的链上映射以及记账符号,且不允许与人民币进行交易。
这种线下底层资产的链上映射概念在供应链金融、保理、租赁等金融服务中应用广泛。
4、蚂蚁链上能够实现通证经济吗?
关于通证,其关键词在于「通」,「通」即通兑、流通。但是,依据现有法律,这种链上资产是无法流到体系外与人民币双向通兑的。所以,更正确的提法是:权证。「权」代表了一种权益,「证」是一种证明,权证即权益的证明。
所以,在蚂蚁链上可以借鉴在公链上通证经济的激励模式玩转权证经济。权证的价值体现不在于交易市场的价格波动,而在于在阿里电商生态中的购物优惠。随着蚂蚁链与阿里电商在业务上的进一步融合,这种权证的价值会越来越大。
5、关于专利
首先,专利的作用在于保护企业利益,尤其对于大企业,品牌和专利是核心竞争力。在上一轮云计算大战中,阿里云和腾讯云在专利上,也咬的很紧,这次在区块链战场上,也上演了同样精彩的一幕。腾讯从一开始在专利上严重落后,到奋起直追,再到现在缩小差距。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未来战场上短兵相接时,看谁能用专利的武器击败对方。
其次,无论是否开源,专利权、著作权都依然存在,而且任何人不能利用这些开源代码进行商业用途。开源更多是针对软件的升级、改进等研发学习领域,而不是免费。认为区块链不能申请专利的人,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的无知或者漠视。
谈到蚂蚁链,我们还必须谈及其体系内的一个重量级产品线:开放联盟链。开放联盟链是蚂蚁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探索,它通过开放节点,让更多的企业来共同参与共建,将原先由蚂蚁集团一家维护的私有链变成了真正的联盟链。与其他联盟链不同的是,这些节点托管在阿里云上,由阿里云统一维护。
与自建联盟链相比,开放联盟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开发成本
总所周知,区块链开发分为底层链的开发以及区块链应用开发两大类,开发成本主要是技术人员成本。
如果基于某个现有的开源区块链框架做改进,一般至少百万级成本,耗时几个月;如果从头开发一套区块链系统,更会高达几千万级成本,耗时几年;如果在链上开发应用,也会需要大几十万的开发成本,耗时数月。这些高昂的开发成本,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承受的。
尽管蚂蚁区块链的BaaS服务将以上成本降低到了几十万,但中小企业仍旧望而却步。
开放联盟链通过用多少花多少的方式,将开发的固定成本降为零。
2、运维成本
除了开发成本外,运维成本也是区块链一块非常庞大的开支,包括硬件服务器、网络维护、系统维护等等。一般部署一个区块链网络的年运维成本不下百万。但是使用蚂蚁链开放联盟链,此费用将大幅度降低。
3、用户体验
绝大多数的区块链应用必须要配合钱包APP,而因为苹果APP Store和各安卓应用市场对涉及区块链的应用的无情封杀,绝大多数钱包无法方便地下载安装。不仅如此,好不容易安装成功后,还会因为隔三差五「掉签」导致无法使用,不得不反复重新安装。
除此之外,不寻常的注册方式、公私钥保存与管理、助记词设定等等复杂操作,让普通人望而生畏。有人揶揄说:注册完一个区块链钱包,相当于读了半个计算机密码学本科。
这些使得区块链应用的用户体验极差,普及成为了大问题。
而蚂蚁链的应用则方便的多,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就能查看链上信息,让普通老百姓能方便的接触到区块链。读者可以打开支付宝APP,扫一下下面的二维码,体验一下蚂蚁链的便捷 。
4、使用成本
开放联盟链采用公链的付费方式,购买GAS(燃料)即可使用。根据我们的实际操作,一个普通的上链操作,成本大概是0.0025-0.004元人民币。而相同的操作,如果要在以太坊上完成,成本大概是2-4美元(随着以太坊的价格会剧烈变化,甚至会高达十几美元),两者之间的费用相差至少6000多倍。
尽管以太坊上的费用高的离谱,但还是有能够承受得起的应用和用户,比如:ICO、DeFi、IDO、庞氏骗局游戏等等。但是,这些应用绝不会包含产业应用,因为以太坊无法承载产业应用的巨大业务量,更无法满足产业应用对低廉费用的需求。
因此,低廉的使用成本,使得在蚂蚁链开放联盟链上开发的应用可以得到大规模使用。
区块链技术从2009年比特币开始,到2015年以太坊上线,2017年的资本泡沫,2018-2019年的沉淀期,到今年的蚂蚁链品牌升级,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公链的强金融属性相比,联盟链在产业、民生、政务、金融领域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这次蚂蚁打出了「上链就上蚂蚁链」的口号,将对国内区块链公司产生极大地触动,将对推动国内区块链产业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在7月23日「蚂蚁区块链」升级为「蚂蚁链」的发布会上,「蚂蚁链」官方发布了一款上链软硬件一体机,据说可以在安全、隐私性、性能等方面提供普通物理服务器所没有的硬件能力。到今天为止(7月30日),笔者尚未获得该设备的更多资料。我认为,如果他能很好地解决数据的隐私保护问题,这将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现在全中国80%以上的数据属于政务和民生数据,这些数据一旦共享起来,将产生无比巨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最典型的应用就是现在无所不在的健康码,为中国抗疫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去年10月24日,在第十八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区块链的核心作用是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
但是,除了少数特殊场景和要求下的数据共享之外(如健康码,人员出行监控等)。几乎很少有机构愿意主动共享出自己的数据,主要原因在于怕泄露隐私数据以及失去数据所有权。
根据目前有限的公开资料显示,这款软硬件一体机正是解决隐私保护下的数据共享的「屠龙宝刀」。与这次蚂蚁区块链升级为蚂蚁链相比,笔者更期待这款软硬件一体机能够带来的颠覆。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简介:专注服务区块链和金融科技.新科技创造新商业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