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请理性看待区块链,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不要盲目跟风投资,本站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CoinVoice官方立场无关

加密网络,史上最有趣的模拟城市

橙皮书
2018年08月29日

前言:加密网络经常被比作公司、人、甚至珊瑚礁。但是,风险投资机构 a16z 的合伙人 Ali Yahya 认为加密网络可能更像城市。这种类比在哪些方面是适合的,在哪些方面又是无效的呢?城市在最初都是自下而上而兴起的,然后又会经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从城市的兴起到繁荣,我们能够学到些什么呢,并且将之应用到加密网络这样的开源网络中来?

前言:加密网络经常被比作公司、人、甚至珊瑚礁。但是,风险投资机构 a16z 的合伙人 Ali Yahya 认为加密网络可能更像城市。这种类比在哪些方面是适合的,在哪些方面又是无效的呢?城市在最初都是自下而上而兴起的,然后又会经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从城市的兴起到繁荣,我们能够学到些什么呢,并且将之应用到加密网络这样的开源网络中来?

在这次对话中,Devon Zuegel (自由软件工程师、区块链应用开发者、自由写手)和风险投资机构 a16z的合伙人 Denis Nazarov, Jesse Walden,还有 Ali Yahya 分享了他们关于“粗略共识”、共有的神话和信仰、模块化 vs 整体设计、以及人们建造城市或者编译代码所依赖的“河流和河床”。

归根究底,一切都涉及到大规模协作……,但建立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进行实验以及确定治理方式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

加密网络和城市的类比

访谈主持人:Devon Zuegel(以下简称Devon)

访谈嘉宾:Denis Nazarav (以下简称Denis)Jesse Walden(以下简称Jesse)Ali Yayha(以下简称Ali)

Devon:大家好,我是Devon, 我是一位自由软件工程师和自由写手,我在旧金山这边工作,今天我将采访来自风险投资机构 a16z 的 Denis, Jesse , Ali,我们将讨论加密网络以及它的发展,还有开源网络,相信这会是一次有趣的对话。

首先,Ali最近在推特上有许多关于加密网络的讨论,其中有提到加密网络可能更像城市而不是个人或者公司,你能够详细说明一下你的想法吗?

Ali:好的,那些推特主要是讲加密网络和城市的相似性。人们经常将加密网络比作个人、公司或者珊瑚礁(这个类比很有趣),我觉得加密网络更像城市。或者相比人、公司、珊瑚礁,加密网络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有机物。

这种类比的合理性在于,加密网络是去中心化的,社区内的节点是松散联系着的,社区内有自己的共识,社区的组织也是通过共识自下而上来实施。大多数成功的加密网络项目都是这样的,比如以太坊、比特币,社区达成共识后然后自上而下由一个组织或者一群人来推动项目进展。

同样的,加密网络的兴起和衰落与城市的兴起和衰落也有相似性。因为在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组织中,比如城市,它的兴起首先要有大量的人群聚集在一起,然后建造基础设施,在加密网络中,也要有大量的人来共同确保网络的安全以及建造基础设施。

在城市中,如果这个城市的政府被推翻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城市就完蛋了,这个城市依然存在,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的组织,又会产生新政府。

但在公司里,如果公司的CEO被炒鱿鱼了,这个公司很可能就会完蛋了,当然我们可以撤换CEO,我的意思是,在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的机构中,存在许多单点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

相比之下,自下而上的组织中可以确保自己可以存续的时间更长,更有韧劲和活力,因为在这类组织中单点故障的情况要更少一些。

Jesse:把加密网络比作城市,需要将时间点考虑进去。在城市兴起之初,只需要有简单的基础设施,但城市繁荣起来后就需要每个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握好节奏,从而达成最大的共识,以便人们就知道城市将向哪个方向发展,这样人们就会涌入这个城市。比如以太坊,它刚开始只是发布了白皮书,树立了一个宏大的愿景,在那个时候,以太坊都还没有写代码,更不用说网络了,但在白皮书里已经描述了这个网络将是怎样的,这样的图景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因此它吸引了许多人投入其中,并且大家对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达成了粗略的共识。

因此我认为,在早期,有这样自上而下的宏观的愿景来指导项目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也会决定网络社区会发展成什么样,并且通过社区的努力来实现这个愿景。

正如 chris dixon 在他的博文《为什么去中心很重要》中提到的,开源网络的一个特性就是你可以把你的一个想法放在那儿,然后会有认同这个想法的开发者来继续完善这个想法。

此外,如果我们思考一下城市在兴起过程中的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者,在加密网络的发展中,加密网络的协议设计者就扮演着类似城市规划者的角色,他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的倾向和角色,而且这些人并不是受他控制的。

在城市的发展中,也会有一些顶层的设计和规划,这些规划只是引导自下而上的发展,从而产生出更加宏伟的东西。在加密网络的发展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Devon:我喜欢这样的类比,特别是关于城市规划师的类比,有太多的东西不由其掌控,但设置一些初始的条件,还是能确保事情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但有时候就算前期设定好了一些条件,在以后的发展中,比如像以太坊或者比特币,也还是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况?

Devon:是的,我也觉得这很有趣。但同时这种类比也有局限,比如城市一般在靠近河流或者港口的地方,人们都会自然地聚集到那儿,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社区和共识。

比如像旧金山,淘金热导致人们蜂拥而来,然后人们意识到需要污水管道系统,需要道路等等。这和加密网络的发展相比,比如以太坊,刚开始它是什么都没有,只是在早期有那样的愿景,就像自己造了一条河流。

Ali:其实像工作量证明共识就类似于江河流域,人们因为有了这种共识然后就会聚集在采用了这种共识算法的项目社区内。以太坊就像是一群人受到比特币(比特币就像加密网络里的第一座城市)的启迪与鼓舞,然后再去建造另一座城市一样。

确实,将加密网络比作城市也有一些局限性,我们可以拿这个类比作为工具去探索观念的迷宫,但最终我们需要做决定或者严谨地考虑某些事情时,我们还是需要用第一性原理来考虑这些事情。当我们思考开源网络的发展时,什么是最合理的,我们可以讨论比如说模块化 vs 整体设计。

Devon:你能详细说说模块化和更自上而下的整体设计这两种经济吗?

Denis:如果项目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我们会更加关注这种策略的完备性(beauty of top-down),就如IPod、IPhone产品真的很棒,但背后有很多产品是没有成功的。有一些天才在不断地试验和试错,最终才会成就一些非常棒的产品。

如果项目是采取分布式的策略,就像以太坊那样,刚开始只是一个宏伟的愿景,然后再分步骤一步步实现短期的目标。一个国家会有不同的城市,每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治理都有不同,但这些城市的发展都在促进国家的发展。分布式的项目可以集思广益,项目之间还会有竞争,比如比特币就是母项目,其它的加密项目基于不同的理念互相竞争。

Ali:在软件这行,我们可以讨论像UNIX这样的秉持自下而上的观念,也可以像苹果那样自上而下的垂直整合的整体设计。这是两种不同的组织方式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

Unix拥有很简单的界面和模块来不断优化,它能和其它软件很好地融合。但苹果系统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在那里就有点像乔布斯说的,我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我自己来设计、制造出来。很有趣的是,这两种策略都取得了成功。

我们关心的是,在加密网络中,这两种策略都有体现,比如以太坊就有点类似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块化的策略,但也有其它一些项目,项目方投入了很多时间独自打磨产品,然后再发布在社区内。

Devon:是的,unix和苹果都是非常成功的,你们在这两方面是怎么做权衡的呢?

Jessie:首先要有粗略共识的想法,就如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这个共识不能被一个组织或者自上而下的机构来制定,而是需要一帮机构,这些机构各自独立做自己的事情,粗略的共识需要这些机构来达成。

达成粗略的共识的过程可能很混乱或者不聚焦,因为这些组织的发展方向不同,但它们有共同的利益,偶然间就会达成共识。不过这也需要一些共同遵守的指导原则,然后去说服别人。

以太坊在发展过程中就经历过几次,比如DAO事件,到底是让黑客获得那些代币,还是为了社区更好的发展做回滚?这是个很艰难的决定。有的人认为愿赌服输,规则制定了就要按照规则办事,有的人则认为在早期,为了社区更好的发展不能让黑客得逞,应该让那些代币归还给合格的持有者。最后大家提议怎么样归还被黑客攻击的代币,而且以太坊基金会和其它一些领导都支持这份提议,最后网络中的矿工都支持这样做,但社区内还是有少数人不同意这种做法,这群人就从以太坊分叉出去成为以太坊经典。

Jessie:另一个有趣的事是,当我们谈论城市的进化以及加密网络的进化时,主要还是看它的发展在哪个阶段,是城市阶段,还是国家阶段。

最近,以太坊提出了一个他们长久以来就想做的一个转变,就是升级到Casper的权益证明,在以太坊有2个团队在做类似的项目,另外一个是做分片技术,每个团队都认为自己是在做最重要的事情,有趣的是最终这2个团队会找到一个交叉点,从而展开合作。

Devon:你谈到以太坊社区能够在重要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比如像Casper技术,然后深刻地改变整个社区的架构。在这样一个去中心化的体系中,没有人能够单独做出决定,它需要很多人达成共识后才能做出这种转变。你能够谈谈社区怎么样才能在没有中心节点控制的情况下达成共识吗?

Denis:我想起那些创业公司,你知道,每年有大量的创业公司成立,但99%的都会倒闭,只有少数的公司会因为技术或创新而取得成功。以城市来类比,在纽约,你开一家餐馆,其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你很可能会失败,但如果你确实非常热爱美食,总是有一些做得好的美食餐厅出现。在这样传统的行业里,单个项目成功与否的价值在底层上没有得到传播,即对其所在的行业来说意义不大。但加密领域或者开源项目与此不同,每个项目都能促进行业的发展,也就是说,不管其成功或者失败,行业的其它项目都能从中获得借鉴。

Ali:以太坊在自上而下的整体设计、施加控制,以及自下而上的发展上,都掌握了很好的平衡。在一个项目中,怎样把控这两个极端是很重要的,就比如一个城市,如果完全都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起来的,可能就没有很好的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但完全自上而下的规划又会缺乏灵活性,社区的参与度会很低,而且也很难发展壮大。所以,我觉得需要在两者之间仔细权衡,才能像以太坊那样发展得很好,这也是加密项目都需要面临的挑战。

Devon:将以前的开源项目和加密项目进行这样的类比,我觉得很有趣,你们能不能举一些例子,就是那些项目可能在这两者之中更倾向于其中哪一种?这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Jessie:以太坊就是一个在激励方面做得很好的案例,因为它网络上的代币资产是原生的,但它也存在公地悲剧的问题。以太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不过就像城市的发展有政府来收税并从公共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现在以太坊还没有相关的机制,让社区决定资金应该用在某些方面进行优化或者改进。我觉得这些都是很有趣的、同时也是很开放的问题,需要逐渐达成粗略的共识。

Ali:开源项目里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而且做得成功的就只有Linux了。与之相对的就是采取自下而上策略的JAVA SEA项目了,还有其它由不同的团队在做的一些开源项目。在开源的加密项目中,通证作为一种激励可以给团队一种奖励,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也解决了此前开源项目面临的一个问题,比如SSL面临的情况。

Devon:是的,城市和开源项目的例子都是积极的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城市越繁荣,城市人的生活也会更好,但个体却不关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在网络世界中,如果没有TCP协议,网络就不可能发展起来,这些最基础的东西都是学术研究机构出于良好的意愿产生的。我对加密网络感兴趣的就是,我们能不能也像之前一样享受这种积极的外部效应,并且让人们都能够从中获益?

Ali:你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都为加密网络这种新技术的发展感到兴奋,它把历史上最有力的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比如观念的自由、批判的自由,由此产生了科学,然后就是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激励。在这之前的开源项目都无法做到有效的激励,只有志愿者来推动项目的进展,而对资本主义来说,公司都会将技术保留为己所用,这样就不存在观念的自由了。但是通过区块链的加密网络技术,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一个新的资助公共利益的模式。

Devon:是的,开源项目的悖论就是它本来是可以去中心化的、民主的方式参与,但由于没有很好的与贡献锚定的激励,最后只有大公司才能做开源项目,而且只有它们享受到项目的好处。

Ali:是的,就像谷歌会赞助一些开源项目,比如开源的机器学习库 tensorflow。

Jessie:从历史上看,在古代文明时期,比如城邦,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点混乱了,领导需要通过选举产生,市民需要缴税。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共识、关于个体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一起,但这些都不是一个正式的过程。就像刚才提到的征税,筹集资金来支持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发展一样,这些东西不是正式的。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做法可能会变得非常重要。我很好奇,在历史上有没有大众自己来决定实施这样一种正式的治理?

Devon:是的,在一些加密项目中激励和贡献有很好的绑定,但又有些差别,比如通过发代币就可以迅速暴富,但一些基础的东西又被系统性地低估了。我在写智能合约的时候就感觉到,开发者的生态体系就是完全缺失的。有一些例子就是大家有了共识,需要开发一些工具供开发者来使用,但却没有人来开发这些工具,所有的人都只想着发币。

Denis:那是因为没有相关的激励来开发这些工具。以太坊可以说是区块链2.0版,Vitalik在区块链社区是非常活跃的,但他意识到要大幅改进比特币的话,在社区内达成共识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就面临了公地悲剧的问题,EOS被称作区块链3.0,它的机制能够更好地激励团队,筹集资金。

Ali:以太坊、EOS项目展示了不同的治理模式和激励机制,它们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博弈论、货币政策,这些都会使得区块链社区更加强劲地成长。以太坊就能够很好解决激励核心协议层的开发,并且也成功促进开发者在其之上进行应用开发。可能有其它的项目可以借鉴以太坊,通过主链来向建立于以太坊上的其它应用征税,这样就可以有资金来支持其核心开发工作。这些就涉及治理机制了,也存在很大的空间需要我们去探索。我们也很兴奋究竟会产生怎样的一些项目出来。

Devon:我们从历史中能够学到许多东西。我个人更感到兴奋的是传统的治理模式能够从区块链中学到什么。比如,过去几年我们有许多关于选举的讨论,我们的选举制度有一些漏洞,当然整个改变美国的选举体系是非常危险的,但在选举领导或者对不同的提议进行投票时,在小范围内做一些不同的尝试,可能会取得更有益的经验,然后再推广到真实世界中去。你们有类似的例子吗?

Ali: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规模吧,就是从一个家庭到一群人再到一个部落,最后推广到一个国家。不同的治理方式都是应对其所在组织的需求,正如《人类简史》的作者所阐述的那样,我也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

Devon:是的,他在书中谈到人们创造了共有的神话,然后人们才去协作。在加密社区,在你们看来,又是什么共有的神话让社区内的人协作呢?

Ali:很难去猜测不同的加密项目背后的动因,但以比特币为例,现在大家的共识就是总量固定的价值存储的数字黄金(fixed supply store a value digital gold),以太坊则是要做不只是金融工具的世界计算机。有趣的是,分叉其实也是一种治理机制。社区可以依此做不同的尝试,就像之前城市的类比,市民可以说我不想在这个城市居住了,我想建造一个不同的城市,虽然这个很难也很费事,但有这样的一种可能性,要比没有来得好。

Devon:随着加密网络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这些共识不断在进化,真的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谢谢你们,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会谈。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来源:/articles/4004

评论0条

橙皮书

简介:关注产品与技术

专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