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区块链:从入门到精通,看我就够了!
对于区块链行业的人来说,在“去中心化”的语境里浸濡许久之后,每当听到“中心化XXX”,仿佛如临大敌一般,分分钟神经竖起,恨不得马上将其去中心化而后快。这其中最大的Boss之一,莫过于我们此前曾经深度剖析过的中心化交易平台。尤其是进入2018年之后,关于中心化交易平台的负面指控更是层出不穷,比如:操纵期货价格实施多空双爆、挪用代币去给自己投票超级节点、收天价上币费中饱私囊……
面对一系列让人心塞的迹象,很多业内人士对中心化交易平台的不爽程度也与日俱增,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更是发出了“中心化交易平台下地狱”的怒吼。
然而,砸烂现有的秩序固然粗暴简单,但砸烂之后,谁又来填补这个权力真空呢?对此,很多人将希望寄托在了“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身上,期待他们能够取代现有的交易平台巨头,实现他们心中的区块链乌托邦。那么,听上去神乎其神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到底是什么?它究竟去的是哪个中心呢?
毫无疑问,这种简化之后的方式非常简便易懂,然而问题在于:简练不一定正确。就那上面这个理论来说,即便是中心化交易平台,也并非完全不透明,它实际上也实现了“资产信息上链”——只不过是以数字资产集中地址的方式,而你也只能看到他们的资产总额(见下图)。不过通过区块链浏览器,实际上大家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其他的信息:比如说交易平台钱包地址的资产流入流出的情况。在平时读新闻时,相信各位读者就经常可以看到“XXX交易平台转入N个比特币“之类的新闻。
图:交易平台钱包地址以及相关的操作其实也是“上链”了的,如上图中Bitfinex、OKEX、Binance的EOS数量
然而问题在于:你看到了又怎样?举个例子,假设某天新闻上说“某龙头交易平台钱包地址资产大量转出”,你怀疑团队要跑路,于是想登录提币,然并卵,最大的可能是:你提交了申请后,发现根本就提不出来,那这样的“信息上链”,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实际上就是中心化交易平台、甚至是整个区块链行业最核心的弊端——虽然现在大家天天说着“区块链可以解决XX问题”,但这个解决的过程,实际上并不是区块链这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搞得定的,而是要经过三个环节:记录、执行、解决问题。而现在区块链行业的问题在于:区块链性能再好,记录下的信息再多,但如果在执行环节上卡了壳,那请问又有什么用?问题照样解决不了。比如说前段时间,很多网友把某高校丑闻和疫苗事故等各种社会热点新闻记录到以太坊上,笔者个人对这种行为最终的效果是持保留态度的——因为就算记录下来,没有执行与治理,这个问题的解决照样遥遥无期。
中心化交易平台的问题也是一样,在交易信息上链之后,虽然自动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记录权和监督权,但是一旦出了问题,却基本没有任何进行应对的执行权。 为啥?因为私钥不在你手里,给不给你币,全凭交易平台大爷们的心情。那请问这跟目前互联网上对相关问题的报道满天飞,然而就是得不到解决有什么区别?很显然,仅仅只是记录是没有太大意义的,顶多让你发发牢骚罢了。图:出现问题之后,中心化交易平台的问题解决流程
至此,真相大白,“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真正要去的中心已经昭然于我们面前:它要将“数字资产管理”这个领域中,集中在交易平台手中的“执行权”分散到投资者和用户手里。说的具体点,它所去的中心,是交易平台对数字资产钱包私钥的集中管理权。私钥的去中心化管理:打破集权!
看完了上面的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精髓,实际上并不仅仅在于“交易信息去中心化”,更在于“私钥管理去中心化”:你的资产私钥从此将不再托管到交易平台那里,而是握在自己的手中。说白了:就是你自己的钱包,今后可以成为交易系统的一部分,并且接入到交易平台的撮合系统当中。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朋友都蒙了:这咋接入?
恩,这个问题,实际上暴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很多朋友可能是在圈里待太久了,忘了“交易平台”真正的职责所在。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沪深证券交易平台,需要把钱存在他们那里么?并不用。我们只是把钱存在证券公司的开户银行进行“第三方存管”,而交易平台所起到的作用,实际上只是用它们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撮合交易。除非进行那种比较标准化的融资融券业务,否则它是没资格动用我们的资产的。
回到我们目前所接触到的“中心化交易平台”上来,它所包揽的职责,实际上不仅仅是传统股票交易平台的撮合功能,还包括了银行的资产托管功能。也就是说,它实际上是一个“交易平台+银行”一般的存在,这种混合型业务,跟十几年前证券行业那种“银证转账”模式有点像——也就是用户可以把自己的资金放到券商账户那里,这样一来,可以第一时间让自己的资金赶赴战场。而“银证转账”的后果我们都是知道的:2004年,中国券商巨头“南方证券”因为挪用80亿元的客户资产(保证金),被证监会一怒之下进行了重组。而“银证转账”也就此成为历史——券商的资产托管功能被剥离给了第三方银行,最终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
作为财政部的直系小弟,连“宇宙五大行+人保公司”合体而成的、90年代“券商三巨头”之一的南方证券都按捺不住挪用客户资产的冲动,现在市场上那一堆私企,你能指望他们有多高的“节操”吗?
出于这样的担忧,“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诞生后的首要使命,就是像当下的股票交易平台一样:把类似于银行的“资产保管功能”从中心化交易平台上扒下来,奉还给投资者【注】,而此时的“交易平台”,实际上也就剩下了一个交易撮合系统(准确地说是更像是)。随后,为了进一步确保交易平台不会作恶,所有的交易信息,全都分布式存储在区块链上。以便出现纠纷的时候,进行回溯查询。
【注】事实上,“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运营,跟现在股票资产托管的模式终究有一些差别,毕竟还是得保存在券商的开户行,只是券商如果要动用资金,必须要经过证明是融资融券业务才可以,严格来说,它实际上更像是原来跟“银证转账”并存的那种“银证通”模式,股票买卖的资金,只在投资者银行账户和股市之间流转,而不给券商任何的挪用机会。
图:本文脉络
从这点来看,“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其实是搭建在底层公链上的一个交易撮合系统,或者说是一个“技术协议层”。一般来说,我们都会叫它“XX协议”,比如说路印协议、KNC协议、0X协议等。当然,如果开发者精力过剩,比如说像BM那样一口气开发出个比特股底层公链出来,也没人拦着你,只不过比较费时。很显然,与中心化交易平台相比,对于用户来说,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无论是在信息的记录环节,还是具体的执行环节,都让用户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首先,在记录环节,由于交易平台中的交易不再是那种“左手换右手”的“假转账”,而是不同钱包地址之间真正的价值转移,所以可以被记录到区块链上的信息也更加详细,否则你只在一个钱包地址内转来转去,怎么往链上记录?
其次,在执行环节,如果用户感觉这交易平台的撮合系统不行,可以果断断开连接,抽身跑路,转移到另一家交易平台的撮合系统上,整个过程,资产完全躺在自己的钱包里,不会有任何失控的担忧。
而这,就是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相比中心化交易平台的最大优势所在:拥有更为详实的记录,同时也让用户在调整的时候,有着比较顺畅的“执行权”。通过这两大环节,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可以解决绝大部分运营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几乎彻底断绝了中心化交易平台那样的作恶可能。
图:出现问题之后,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问题解决流程
然而,正如那句话所说:凡事皆有代价,当你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势必会失去另一样东西。区块链行业也是一样,对于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拥趸们来说,他们大概没有想到,在自己用各种方法确保了资产的安全性的同时,却在无意中惹来了更大的麻烦,而正是这些麻烦,使得他们的梦想,直到现在也仅仅是一场理想主义的自嗨。那么,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究竟遇到了那些麻烦呢?他们又如何要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呢?详细的情况,我们将会在“去中心化三部曲”的下一篇文章中进行详细的阐述。相关阅读:
『声明:文章为白话区块链特约作者,工业区块链DIPNET理事孙副社长供稿,不代表白话区块链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喜欢请给我们点赞哦,谢谢(●—●)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简介:区块链从入门到精通,看我就够了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