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请理性看待区块链,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不要盲目跟风投资,本站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CoinVoice官方立场无关

语义网专家胡凝:在未来,虚拟身份将成为真实资产

代观
2019年05月15日

胡凝老师分享他的学术观点和研究动向。胡凝是国内最早的语义网专家、资深的 IT 系统架构专家,有 ERP、电子政务、游戏平台、流媒体等不同系统经验。2008 年,加入微软联合创始人 Paul Allen 发起的 Halo 项目,负责大数据、人工智能、语义网方面的工作。2013 年开始参与美国绿点公司中国分部建立,有银行金融及预付卡业务行业经验。目前是 ONT 本体资深协议架构专家。

原文标题:《虚拟身份在未来将成为人们的资产》
分享者:胡凝,国内最早的语义网专家

语义网专家胡凝:在未来,虚拟身份将成为真实资产胡凝,国内最早的语义网专家, ONT 本体资深协议架构专家

一、您当初为什么要关注虚拟身份呢?因为像身份系统或者金融系统,是不是大公司和政府做的话会更好?

胡凝:不是,因为大公司或者政府做的力度,可能没那么精细。人的行为是非常复杂多样的,一些行为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圈子。那么在这个圈子里,你的身份可能就是其中的标签,成为你进到某个圈子的敲门砖。在这种情况下,身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资产。

二、是否可以把它看作现实世界中的 reputation?

胡凝:是的。比如说一个人的名声被搞臭了,但有可能在另外一个方面,他依然被其他人认可,这就是身份的价值。你无法确定你的身份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价值,这和信任不同。我信任你的身份其实是我愿意相信,我才相信;而不是说因为国家的背书,我就信任你了。某种程度上,这是由买卖双方来互相决定的一种关系。

比如说你要去某个国家,他们需要的可能是你留学的身份,或者你加州入籍的身份。他们会提要求说我要什么样的东西,然后你没有你就不可以。他们接受这个群体的一个信任需求,是在于提出方法,而不是你说了算。就像在互联网上冲浪玩一些 social network,你可能会扮演多种身份。有些扮演是真实的,有些是虚假的,但其实对于参与人来说并不 care。

而虚拟身份就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帮你积累身份的可信度。然后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拿来用,而不是说我要从零再开始构建信任。

三、这个是不是有点类似于大数据身份?比如说做风控,会通过采取你的各种信息,去确定你和哪个群体更类似,然后用量化的手段,去衡量你的信任值和可借贷值是多少?

胡凝:大数据是数据的一个应用,身份在里面只是一种使用方案。事实上,大数据研究的是「社会人」,而不是「个人」。你和那些模型比较 match,所以认为你可以跟他们合拍。但这里有个前提是,大数据为什么推荐东西给你?是因为他要卖东西给你?还是说你想要找一些圈子?

如果是要卖东西给你,那就是传统大数据的逻辑,和身份并没有关系。如果是想要找一些圈子,就在于使用方如何界定。用户需要的是符合他价值观的圈子,跟他交互,所以这笔交易的发送方是卖家而不是买家。买家愿不愿意公开是他的事情,甚至买家公开的可能只是他的某一个伪造成分,这个是没关系的。

四、也就是说,虚拟身份首先是个人主动去建立的,而不是被别人建立;其次是我可以选择性的给大家透露我不同的身份,或者说虚拟身份的一部分?

胡凝:对,但这本身和我的身份标签并不构成矛盾。比如说我伪造我是购物狂,或者在互联网上伪造成一个文青。但是你是有背书的,这个背书来自于你日常的使用,和大家对你的反馈。在这个时候,你其实是一个买方而不是卖方,比如说我付出我的文章,大家认为我有文青这个标签,我才能挂上这个标签。即便我骨子里没有文青特质,但只要我能做文青的事情,我依然可以在网络世界去进行文青的消费,让别人买一个有文青笔触的文章。从个人方面看,可能很多标签是互相矛盾的,但这些标签的证明是不矛盾的。

至少我有这方面特质,可以有相关的产出,那么你要买的时候,就可以对你买的需求进行规约。如果我想要看一篇很文艺的文章,并不会关心这篇文章是一个科幻小说家写的,还是一个理工男写的,这才是买卖的核心。相当于通过前期的积累,为后期的消费做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我并不关心你有多少个虚拟身份,我只关心我在要需要用你身份的时候,能够用的上,这就是纯粹的市场交易。但是到最后,每个人有意去构造的虚拟身份可能会非常有限,因为他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维护。所以很多身份会合并,最后变成有限的身份。甚至到最后,如果你的隐私保护足够的话,可能就是 1:1。

五、那人们是否可以用不同的虚拟身份去做同一件事情?

胡凝:可以。但核心在于你没必要去做,除非你不同身份之间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利用。如果以后身份是一一映射的话,其实你扮演的多个身份就可能会有矛盾的信息。因为你身份之间存在矛盾,所以你才需要多个身份。如果你的身份是没有矛盾的,你就只需要一个身份就可以。这个对应的就是从身份的管理变成隐私的管理,所以说分几个层次一步步做。

我们前期是把身份放在别的业务里面一起做,先完成它的原始质量。然后一旦用起来了,别人发现挺好的,后面才能做起来,所以这个是属于提前布局的。如果以后进入虚拟世界,那么虚拟身份到时候就可以直接使用,否则你将来还要重新打造一个身份体系。

六、那目前这个项目进展的怎么样了?

胡凝:我们目前是先把身份埋在应用下面的。比如说大家是冲着数字货币去的,那么我们在钱包里面会把身份先挂上,让它看起来像一个账户系统。但价值具体是多少,要等到以后有一定用户数量才能去决定。

现在主要还是商务合作,以后的发展就要分两个阶段。第一步是培养用户习惯,因为现在很多人并不习惯用钱包之外再给的身份。首先要用户认可这个系统,然后才去考虑后续的那些东西。第二步就是开始有意识去培养身份的内容,也就是往里面加证明,加各种各样的背书。

实际上,支付宝已经成功培养了用户的习惯。在支付宝里面,账户密码和支付密码是严格分开的,内核分别对应的就是账户和资金。账户管理你的圈子和你在圈子里面做的事,而钱包管理的是你的资产。

如果说互联网是抢时间,那区块链就是抢钱,所以用户愿意为它付出,哪怕有点违反他们的用户习惯。这个新习惯相对比较容易培养,因为整个区块链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 incentive system。

七、那是否可以每个人发一种 Token,和自己的身份绑定在一起,然后再想办法流通?比如说作为一个内容创造者,我发行的 Token 可以根据文章的价值,进行一定比率的兑换。

胡凝:这个核心在于弄懂一般等价物和数字资产的区别,因为目前很多商品并没有数字资产这个概念。如果能够实现数字资产化,那你用任何一个一般等价物都可以。比如你写的这篇文章,你说它值一个 btc,那就是用 btc 作一般等价物。但前提是你这篇文章,要能够在区块链的系统里面进行映射,所以首先要有数字资产化,或者说信息资产化的一个过程。相当于每个人持续的发 ERC721,但是最后是通过 ERC20 来结算。所以其实没必要自己发 Token,你只要能持续的产出,并且这个产出能够直接对应 ERC721 发出去就可以。

如果我们回到最原始的交易状态,也就是没有大数据分析之前,交易就是你情我愿,是双方的事。如果从传统互联网到电商的演化一步步走过来看,现在的大数据,推荐系统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只是个粘合剂。很多时候,它们更像是帮助双方达成交易的一个工具。

八、虚拟身份在未来还会有哪些应用?

胡凝:这个要真正用起来才知道。举个例子,你现在进入一个网站,可以注册用户端登陆,也可以微信直接登录,你会选择微信登录还是注册用户端?大部分人肯定选微信登陆。但如果是一些比较私人的网站,人们就倾向于选择注册用户端。

这个核心在于,你自己会下意识的对这些场景进行一个圈子管理,这其实就是虚拟身份的核心。当有了这些逻辑之后,如果你可以用一个账户去打通所有的网站,从方便角度你肯定是愿意这么干的。但同时你又在不同的圈子里面,对应不同的身份。

如果虚拟身份能够立体化,实际上就对应了人和人之间的阶级,这个时候互联网就有潜质做成一个实体世界的映射。我们现在谈虚拟世界,绕不过的就是里面的所有实体。但互联网 web2.0 里面的实体现在还是平的,它里面是二维的,不是立体的。因为实体在物理世界中是分社会,分阶级的,如果虚拟世界没有这一步,它是始终无法完成和现实世界的一致的。如果能够实现这些,那么你不同的资质就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关系里面,对应不同的虚拟身份,等到这时候,可能就是 web3.0 了。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评论0条

代观

简介:X-Order是一家致力于发现拓展秩序的研究机构。 我们通过演化和复杂系统的视角研究拓展秩序,希望成为链接新经济与跨领域科学研究之间的桥梁

专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