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截至北京时间1月27日12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2783例,疑似5794例,死亡81例,治愈52例。
近日,武汉前线医疗物资告急,保障医护人员安全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供应紧缺,让很多人夜不能寐。全国各界人士自发成立救援队,募集善款、输送物资,驰援武汉,其中不乏区块链相关企业和组织的身影。
1.基于区块链钱包的捐赠系统
由金氪资本Maggie Wu发起的“区块链公益组织”,目前已有50余人参与。发起宣言称:“我们是一群区块链行业从业者,也是本次发起向武汉及周边城市捐助医疗物资的活动志愿者。我们创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钱包的捐赠系统,使每笔交易流程透明、负责和高效。”
目前,这项计划已筹集4.5万 USDT(约30万人民币)公益捐助资金,并向全球各地采购医疗物资。此外火币集团与该区块链公益组织进行1:1的配捐计划,因此总募捐金额为8.9万 USDT(约61万人民币),币安基金也通过该渠道支付了50万元人民币采购了5万口罩。
2.数字资产研究院发起《除夕倡议书》
1月24日,由经济学家朱嘉明领衔的数字资产研究院,联合零壹财经组成40余人的志愿工作小组,并发起《除夕倡议书》,倡议大家:“(1)用个人及机构力量,支援前线医师们的医用耗材和防护用品;(2)询问各方,寻找尚有存货的专项物资供应商(特别是防护服和隔离衣);(3)发出你们的除夕倡议书,并且为前线医师撰写致谢信和慰问信;(4)力所能及贡献一些时间;”
截至1月26日20点披露的信息,数字资产研究院募得捐款资金20万人民币,募得认捐物资医用级N95型口罩21万套。募捐小组在汇总了34家医院、疾控中心和红十字会的具体需求后,落实了一批物资的运输和交付,1000套防护服和2万口罩已交付武汉中心医院。
根据数字资产研究院捐赠小组的通报,接下来的工作有以下重点和难点:第一,货源拓展,尤其是海外货源拓展,工信部明确表示国内的产能供应满足不了湖北省的需求。其中,防护服的紧缺性是最强的;第二,鉴别、购买和分发,依然是繁重的工作;第三,因为海外货物需要通关等,需要一些熟悉相关业务的志愿者参与具体工作。
欢迎厂家或者知悉采购渠道的朋友们和他们联系。
3.一点思考:区块链+公益行不行?
这些天,笔者一直在思考,区块链究竟能为疫情做什么?此前行业也有“区块链+公益”的概念。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去中心化、非对称加密等特征以技术方式重构信任,有利于解决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等问题。这将改变慈善领域的信息披露机制、善款追踪机制、政府的信息监管机制和对慈善机构的审计机制。
但目前来看,这一机制在突发疫情面前是失效的。据笔者了解,有区块链技术公司为此做了努力,员工加班加点开发平台,希望将救助资源、求助信息、合格厂商、志愿者等信息上链记录。发起者告诉笔者:“有很多小企业也想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可能既不想加入阿里、腾讯等大厂发起的公益中,也不信任一些慈善机构,如果能提供一种去中心化的慈善方式,将他们的善行上链,并让资源配置的环节更加透明,或许可以激发更多人的积极性。”
可惜的是,这样的尝试并没有成功。总结原因,伴随疫情而来的,是一个无效、无序的市场,每个节点上链不仅提高了门槛,也增加了复杂性。疫情当前,无论是供给方、运输方还是需求方,显而易见都不可能完成“上链”这件事。
而从透明度来讲,USDT募资,优点是大家都可以在链上查询到一个地址的总金额,以及流入、流出的明细,相较于传统银行账户,确实具有较高的透明度。但当链下交付时,比如买口罩等物资时,这一切就失效了,不太可能找得到接收USDT的商家。
但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区块链未来能够在公益领域发挥作用。比如,根据笔者在捐助群里了解到的信息:一方面医院的电话时常打不通,因为各方都在积极联系医院确认物资数量、标准、交付等情况;另一方面,医院虽然接了不少电话,却一直没有收到货物,并且不清楚进行到了哪个环节,最终就可能造成物资分配不均。区块链技术的典型场景之一就是多方协作,未来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简介:服务于区块链创新者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