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请理性看待区块链,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不要盲目跟风投资,本站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CoinVoice官方立场无关

发烫的元宇宙,急需一盆冷水

链声黑板报
2021年09月23日

近期,“元宇宙” 成为了国内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新概念,不仅使多只与其相关的概念股连日涨停,更吸引到数百条元宇宙商标注册申请,而互联网大厂们对元宇宙相关公司的收购似乎也正在重启一度被冷却的 VR/AR 的资本热潮。
但关于元宇宙的成熟度和短期内的进展,多数行业人士仍持保守意见:这种基于群体 FOMO 行为的热度很难持续,元宇宙要想真正落地,时日还很长。

元宇宙长什么样?

元宇宙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一位美国作家于 1992 年出版的反乌托邦小说《雪崩》,它描述了一个人们以虚拟形象在三维空间中与各种软件进行交互的世界。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 Metaverse 元宇宙指的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人造虚拟空间,用户能够在这个其中进行互动、协作和创造。一言以蔽之,元宇宙就是 Web3.0 时期的数字世界,是未来互联网发展到极致的最终形态。

在技术层面上,元宇宙由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和物理持久的虚拟空间融合而创造,包括所有虚拟世界、增强现实和互联网的总和。这对沉浸感、参与度、持续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由许多独立工具、平台、基础设施、协议等来支持其运行。随着 AR、VR、5G、云计算等技术逐步成熟,元宇宙有望从概念走向现实。

基于生来就有的虚拟场域以及玩家的虚拟角色等特征,游戏产业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 Metaverse 的领域。行业人士认为,元宇宙之所以从游戏和 VR 主题异军突起,是因为可想象的元宇宙是具备 “个人沉浸式、交互” 的数字体验,游戏尤其是 VR 游戏最容易被听众所接受和理解,当然这也与游戏消费者的购买力有一定关系。

区块链行业深度观察者、CoinVoice 创始人鱼文辉告诉动点科技,元宇宙的发展格局演进会经历三个阶段:

①未来 5-8 年,随着技术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完善各大互联网巨头公司和一些专注于游戏、社交的头部公司将发展出一系列独立的虚拟平台。

②未来 10 年左右,随着泛各种娱乐沉浸式体验平台的长足发展,人们会将部分消费、教育、会议、工作等更多产业和行为将转移至虚拟世界,同时随着虚拟世界消费行为不断升温,并随着数字人民币等数字货币和基于 NFT 的数字信息资产化,经济系统开始建立,随之带动部分虚拟平台间实现交易、社交等交互。

③未来 10 年~20 年后,各个虚拟平台将作为子宇宙,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协议,实现各产业链和层级子宇宙的聚合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

VR 重登历史舞台

今年 3 月,沙盒游戏平台 Roblox 登陆纽交所,成为 “元宇宙第一股”。发行价 45 美元,首日股价大涨 54%,市值突破 400 亿美元。4 月,游戏开发商 Epic Games 宣布完成 10 亿美元巨额融资,用来打造 Metaverse,其估值已高达 287 亿美元。

在招股书中,Roblox 用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等八大要素定义了元宇宙。但 Roblox 自己也只具备了元宇宙的初级形态:它尚未做到对现实世界的完全投射,且场景相对还粗糙,沉浸式体验感较低。

毕竟,元宇宙的持续性、实时性、兼容性特征基本上可以通过提升技术来满足,但经济属性、可连接性、可创造性等高级属性目前仍然很难实现。这要求虚拟世界中存在可以完整运行的经济系统,可以支持交易、支付、由劳动创造收入等;数字资产、社交关系、物品等都可以贯穿于各个虚拟世界之间,以及可以在 “虚拟世界” 和 “真实世界” 间转换。

尽管现实中的大山还很难翻阅,元宇宙还是如同一剂强力的春药般彻底点燃了科技、游戏和创投界的热情。

扎克伯格在收购了 Oculus VR 7 年多后罕见重提元宇宙,称希望在未来用 5 年左右的时间,将 Facebook 打造为一家元宇宙公司。Facebook 还收购了游戏工作室 Unit 2 Games,据了解,被收购方的代表作 Crayta 是一个与 Roblox 高度相似的游戏创作和发布平台,此举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英伟达在今年 4 月推出 ToB 实时仿真协作平台 NVIDIA Omniverse,它被称为 “工程师的元宇宙”,专用于处理 3D 制作流程。目前,已有超过 17000 名客户进行了测试版体验,包括宝马、爱立信、沃尔沃、Adobe、Epic Games 在内的众多公司都正参与 Omniverse 合作。

VR 是元宇宙的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以 VR 为接口,进入与现实平行的虚拟世界,给人以沉浸式的体验,也是目前国内对元宇宙概念的普遍理解。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近千家 VR/AR 相关企业。从注册量上看,2020 年新增注册量 29 家,同比下降 37%。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2016 年正处于 VR 期望膨胀期的顶峰,当年,相关企业新增注册数量也达到 243 家。但紧接着泡沫破裂,随后的四年里,VR/AR 相关企业新增注册数呈现负增长趋势。一直到今年元宇宙概念的再度催热,截至 2021 年前 8 个月,国内共新增 34 家相关企业,已超出去年全年的注册数量。

在元宇宙热度持续发酵下,多家国内互联网大厂也加速了在 VR 领域的布局。

腾讯延续了一贯的大手笔,不仅参投了 Roblox 的 G 轮融资、独家代理了 Roblox 在中国区的产品发行,还在早期以 3.3 亿美元收购了 Epic Games 40% 的股份。在国内,腾讯还投资了 VR 游戏开发商威魔纪元(Vanimals),彰显了其布局元宇宙的决心。

而字节跳动先是斥资 1 亿元投资了具有互动物理引擎技术的游戏公司代码乾坤;接着在 8 月底收购了 VR 硬件厂商 Pico,后者将并入字节跳动 VR 相关业务,整合字节的内容资源和技术能力,在产品研发和开发者生态上加大投入。

此外,百度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 VR 会场中引入了自主研发的虚拟空间多人互动平台——希壤,展示了自身在元宇宙相关技术方面的探索;阿里则注册成立了经营 VR 设备制造的新公司;此外,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公司申请注册了 “元宇宙” 相关商标。

现阶段,人们习惯将元宇宙的产业结构分为硬件层、软件层、服务层和应用/内容层和基础设施层。以上巨头的布局也清晰展现了元宇宙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分布:大型互联网公司主要提供构建元宇宙的软件层和服务层,硬件厂商提供硬件层,技术厂商提供基础设施层,各产业主体协同推动着元宇宙的发展。

已被过度炒作
说起元宇宙还得不提到 NFT,进入 2021 年,NFT 与元宇宙的概念更是先后引爆了区块链圈和互联网圈。

据预测,在未来的元宇宙生态系统中,应该是同质化资产与非同质化资产共存,而 NFT 的不可替代性使其成为了元宇宙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区块链学者、数字技术专家韩海庭表示,NFT 之于传统的 token,更突出原子化、标识化,这使得其更适合元宇宙中的非标物品的确权。未来,随着相关技术和性能的突破,NFT 有望获得爆发性增长。

随着元宇宙的概念一举成名天下知,元宇宙似乎和当初的 “互联网+” 一切一样,任何有点沾边的产业都想来分一杯羹,此前上市失利的社交平台 Soul 也是如此。

元宇宙概念的产生距今已有近 30 年时间,然而很多人认为,它的成熟可能还要再等二三十年。

韩海庭表示,元宇宙是人类对于数字世界和数字空间的理想追求的最高形式:一个依靠数字技术(通信,传感,影像,交互等)为参与者提供的数字生活空间,让人们可以将现实世界的物理痕迹表现为虚拟空间里的数字轨迹等。但在现实层面上,元宇宙很难落地。

“首先,元宇宙的命题过于虚幻,关键技术未突破,成像系统、高可靠通信、安全的身份系统和清分审计系统都未实现;其次,元宇宙的概念过于庞大,使得设备,算力,数据,网络必须分布在整个现实世界中,当然也包括存储,电力等。这就使得中心化管理结构不现实,只能分布式来组织。这对网络开销和能源、设备浪费严重,与 ‘双碳’目标背道而驰;最后,元宇宙的定义、边界、功能和场景设计和实现路径都未开始,只是一小撮人的意淫和狂欢,短时间无法改变和重塑行业。”

这些都证明元宇宙概念已被过度炒作,韩海庭认为,炒作元宇宙的应该与先期信仰 Token 经济改变世界,NFT 技术颠覆未来等是一波人:要么在他们意识里社会发展进程太容易被影响和颠覆,要么就是背后裹挟了投机牟利等不可告人的目的。

事实上,元宇宙并不是个全新的概念,在此之前,平行世界、赛博空间等概念早已有之,且更强调可规制的虚拟空间,关于数字权利、数字资源、资产和痕迹等研究也更深入,只不过当时的学者并未强调中心还是去中心。

总的来说,元宇宙代表了人们对日渐庞大、功能逐渐丰富的数字空间的终极追求,但元宇宙的定义和概念仍然相对模糊,以目前的技术来实现其宏愿还差太多火候。资本搭就的戏台上,元宇宙仍未露真容。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来源: 动点科技
#元宇宙 #NFT

评论0条

链声黑板报

简介:专注区块链发声

专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