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2017年6月23日,险些成为中国互联网里程碑上的重要节点。当日,美股京东的市值突破612亿美元,距离“中国互联网三巨头”之一的百度(619亿美元)只有不到1%的距离。
一些业内人士预测:估计再过几个交易日,京东就可以在市值上超过百度,从而将“BAT”改写为“JAT”。
然而,美股观察者们万万没想到,京东与百度这咫尺距离,竟成为京东在美股最后的辉煌时刻之一。几天之后,京东股价逐渐下滑,而百度则逐渐攀升,两者的差距再次被拉开。让人们大跌眼镜的是,在数番波动之后,京东的股价在2018年开始节节败退,目前的市值已经只剩320亿美元,仅有当年剑指百度时的50%出头。
京东、百度市值对比
这极具戏剧性的变化,让行业观察者觉得不可思议。一方面,由于商品质量有保障,京东成为很多人的购物选择;另一方面,京东还是一家紧跟时代的公司,从无人机到无人店,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最近两年在区块链领域也搞得有声有色。那京东的股价为什么会下滑呢?因此,纵观京东近年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商品种类扩充。改善以电子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结构,其中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包括生鲜在内的新零售。 二是地域扩张。从原有的一二线城市走出来,把销售渠道下沉到“三四五线市场”即中小城镇和农村,这也是众多互联网巨头近年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然而,在这两条战线上,京东都遭受挫败。
京东转型中的双线作战
先来看商品种类的扩充。早在2016年,京东便进入生鲜等新零售领域,严格来说并不算晚。但可惜的是,由于这类业务并非一项可以在发展早期便带来大量收益的项目,而当时京东股价又触及历史新低,所以为了改善财报观感,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刘强东便大刀阔斧砍掉了大部分新零售部门。而阿里却开始“别人恐惧我贪婪”式的操作,逢低入场逆向操作,在这一领域频繁布局。2017年,新零售爆发之后,京东相较于阿里已经全面落后。后来,奋力追赶的京东布局京东便利店,但出现“有一家关一家”的惨状,整体局势也惨不忍睹。
在地域扩张方面,京东就输得极为憋气了。因为击败巨头京东的是一家被互联网主流势力无视的后起之秀拼多多,其手段简单粗暴——走低端产品路线。这种策略虽在追求高档生活的大中型城市不被买账,却颇受中小城市的欢迎,短短三年,竟聚拢了数以亿计的用户。
2018年7月,拼多多登陆美股,市值暴冲至京东的2/3,一时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至此,京东在三四线市场已经无法彻底击败拼多多,而其地域扩张也陷入困局。
京东和拼多多的用户布局
京东在电商主战场不断遇挫,它的“区块链法宝”又在做什么?2017年2月,京东的Y事业部和生鲜事业部在提交给刘强东的周报中,不约而同提及区块链溯源技术。刘强东在看到两份周报后,当即邮件回复,指示Y事业部、生鲜事业部以及京东云三个部门成立区块链项目组,一起研究区块链技术,京东这才搭上了区块链的列车。
不过,京东虽然进入区块链领域较晚,但基本没绕太多弯路。在公益领域稍加试水后,京东便直入主题,开始寻求区块链与三大核心业务(电商、金融、物流)的结合。
可以说,京东在区块链方面算得上是奋起直追。在电商领域,它的区块链防伪溯源生态已做到国内领先;而在金融领域,则和腾讯并驾齐驱地搞出了区块链发票。
但或许是跑得太快,京东在区块链的发展过程中,率先遇到联盟链的行业性难题:谁来记账?
在区块链行业,EOS的二十一个节点几乎成为一个梗,三天两头被人揪出来批斗过于中心化。然而作为联盟链的京东区块链,其叫得上名的记账节点,可能只有四个。
而这四个节点除了京东外,另外三家是——银联、万达、招商银行。公开资料显示:在京东于2017年5月搭建完联盟链之后的一个月内,这三家合作伙伴就加入了京东链的记账阵营。而在2017年6月之后,京东链就再也没有迎来重量级的记账节点。当前,京东链的记账节点,拿得出手的依然只有这四家。
京东“四节点”联盟链搭建进程
严格来说,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联盟链记账节点难找,其实是一个行业性的难题。联盟链的缺陷,给京东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负面影响。拿京东链为例,成为它的记账节点,有什么好处吗?当前并没有看出来。所以,最终京东链成为一个只有“四节点”的系统。毕竟,在经济寒冬期,谁都不愿花钱做没有回报的事。
京东自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承认居高不下的运维成本,主要在于区块链领域高端人才极度短缺,需要高薪聘请,并且商家联盟节点这边也需要大量投入,特别是溯源项目需要大量新增人力、设备的支持,这也是京东联盟链缺少节点的重要原因之一。
联盟链的运维成本很大一部分可能会由发起方承担,这点和公链节点各自分散的成本(比如说EOS的超级节点)不同。况且,公链节点的回报激励较高。所以,最终京东链会成为一个只有“四节点”的系统。毕竟,在经济寒冬期,不管是发起方还是加盟节点,谁都不愿花钱做没有回报的事。
京东的区块链发展,实际上还面临着一个潜在的危机——由于记账节点权责不对等而引发的主链公信力下降。
此举虽使商家的联盟节点成本有所减轻,但联盟链服务器和网络配置费用并不算高,其它成本不容忽视,依然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来支持联盟节点的运行,并且京东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支持。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EOS的超级节点们在竞选时强调自己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充足的硬件来投入运营独立服务器。之后,转头去买了亚马逊和阿里等云服务器来进行区块生产和节点的运维工作,一时间引爆舆论,业内关于“数据上云是否违背去中心化原则”的争论此起彼伏。
尽管事情的走向,只能交给时间去验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便使用云服务器不一定违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原则,但前提是“不同的节点处于不同的云服务器上”。
而京东方面,它的主链的新增节点,未来可能很多都会布置在京东云上。这时全是京东的技术运维人员,那么这些节点上的数据和“生杀大权”岂不是全部落入一家之手?
2017年中国公有云计算市场份额
从这点来看,让记账节点集中于京东云的模式,虽然成本较低,但并不是长久之计。时间一久,当大家觉得这是个中心化数据库时,就失去了使用它的动力。如此一来,京东为维持区块链的公信力,必然会选择第二条路:通过利益补贴,吸引更多的社会团体参与到区块链记账当中。
这就涉及到一个颇为严峻的问题:在数字资产缺位的情况下,京东为布置联盟链所花费的大量成本,要怎么收回?总体来看,无非两种方式:一是互联网思维,通过数据上链增加销量,即“羊毛出在狗身上”;二是传统思维,通过抬高价格来覆盖前期成本,即“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对于京东而言,在它未来扩张的两条战线上,上面两种方式都无法奏效。
首先在销量层面,在以“商品种类扩充”为内核的新零售方面,京东最大的强敌阿里已经把区块链当成旗下产品的标配。在区块链服务同质性较强的情况下,京东再怎么信息上链,在这方面或许只能跟阿里打个平手;而在以“扩张地域”为内核的渠道下沉方面,中小城市的消费者们则用实际行动表明:相比于商品品质,他们更在乎价格优惠。所以,使用区块链,基本不可能对市场销量有明显促进作用。
而在提价层面,京东的商品价格,跟阿里、拼多多相比,并无优势,何谈提价。
在新零售战线上,区块链最终可能会变成一个跟“生产日期-保质期”类似的生鲜商品标配。没你不行,但有你也就那样,毕竟在购物时,没几个人会计算它是否在保质期内。
至于在渠道争夺战上,相比于京东,或许拼多多这种“农村包围城市”式企业,更适合做区块链。因为“区块链商品”的最佳受众,实际上正是它所要开拓的增量用户——中小型城市的消费者。
而在金融方面,京东的区块链业务虽说当前效果不错,但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强劲的区块链金融公司,是频繁为京东电商开放微信流量入口的大股东腾讯。
腾讯正在将绝大部分资源押注在金融赛道上,准备让财付通和支付宝一决雌雄。这时,作为“腾讯系”的京东再进来插一腿,多少有点违和。
由此可见,在公司内部业务不足以成为京东区块链生根发芽的土壤的情况下,京东最好的选择,或许是单独成立一个区块链业务的子公司。
然而,从京东的发展史来看,京东的创新一旦脱离以“三驾马车”为代表的主业,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比如,京东曾组建主打智能硬件的“京东智能”子公司,结果成绩泛善可陈,最终不得不将其重新并回电商业务板块。
发展受限的京东区块链
在这种情况下,京东的区块链业务,在最近几年,或许会像曾经的新零售部门一样,面临收缩趋势。毕竟,人力开销、节点布置、部门协作等投入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但它给京东带来的效益(无论是显性收入,还是隐性数据),短期都无法变现。随着信息不对称的消失,京东方面很可能会觉得:“区块链(这里特指联盟链)这项技术“不过如此”。这样,京东电商业务的特点就会暴露出来:由于毛利率偏低,对创新受挫的容忍度有限。至于京东的金融、物流方面的区块链应用,在尚未评估的情况下,若区块链这块业务短期无法变现,京东也许会削减相关领域开支。
其实京东在联盟链上遇到的这些问题,所有进入区块链领域发展联盟链的大厂都在遭遇着。最后就看京东能否像在电商领域强势突破阿里包围圈一样,迎难而上,成为最后的大赢家之一,让我们拭目以待。你觉得京东能否在区块链领域实现逆袭,成为行业前三甲呢?快来留言分享吧。
——End——
『声明:本文为白话区块链特约作者「孙副社长」供稿,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白话区块链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简介:区块链从入门到精通,看我就够了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