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主权的货币
2008年,美国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为了挽救挣扎在泥潭的大银行,刺激经济发展,大量印刷纸币,引起了民众巨大的恐慌。因为这些大量流向市场的纸币会使现存的纸币贬值和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一时间,此金融政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美联储也成了国家的恶人,街上经常可以看到“取缔美联储”的贴纸。 而这绝不是特例。比如另一个国家阿根廷,几乎常年处在金融危机的状态中,在大多数年份里,其每年通货膨胀率超过100%。也就是说,如果你把钱存在银行里,每年都会贬值一半甚至更多。
就在这个背景下,2008年8月11月,一个名为“中本聪”的人发布了比特币的白皮书并推出了比特币。中本聪所设计的比特币与美元的不同就在于,它限定了比特币2100万枚的总数上限。这个细节设计解决了早期数字货币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怎么说服用户相信这种货币今后会有价值。由于比特币的数量有上限,用户就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比特币将越来越难获得,其会不断增值。这正好迎合了大众心理,他们正担心美联储不加限制地发行货币,导致美元不断贬值。
不过,这个看似宏伟的计划起初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认可。当时只有哈尔·芬利支持中本聪,并参与了比特币软件的最初测试。后来,一位名叫马迪·马尔米的人也加入进来,帮助编写比特币网站上的文案,并创建了比特币论坛。
2010年4月,身为软件设计师的拉斯洛·韩内奇从编程朋友那里听说了比特币,并对其产生了兴趣。在抱着一个黑客的心理对其研究了一番后,拉斯洛发现比特币最脆弱的地方是系统“发行”比特币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挖矿”,即所有运行比特币软件的电脑通过算力比拼,赢的一方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这也是“发行”比特币的唯一方式。
比特币在当时几乎一文不值,还没有人觉得需要投入太多的电脑运算能力来挖矿。拉斯洛出于好奇还是决定测试一下。于是,他使用比CPU更加有效的GPU进行挖矿,极大提高了挖矿效率:之前使用CPU挖矿时,他每天可以挖出一个区块,即50个比特币。现在使用了GPU挖矿后,每小时就能获得一到两个区块,即50—100个比特币。仅在2010年5月17日这一天,他就获得了1400个比特币。
拉斯洛在挖了大约7万个比特币后,想要尝试一下比特币是否能够在现实世界中使用,便在比特币论坛上问有没有人愿意用披萨换1万个比特币。2010年的5月22日,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人接受了这个条件。于是,拉斯洛就用1万个比特币换取了两份披萨,这是历史上人类第一次使用比特币成功换取商品。后来,陆续有人接受这个条件,进行披萨换比特币的交易。在那几周,拉斯洛天天吃披萨饼,他两岁大的女儿吃得可高兴了,但同时他的比特币数量也在迅速缩水。
拉斯洛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比特币可以在现实世界中使用。当他把披萨饼的照片放在论坛上时,马迪·马米尔欢呼:“恭喜你拉斯洛,这简直是一个里程碑。”
就在比特币社区的发展渐入佳境时,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将比特币向前推了一把:2010年11月,维基解密揭秘了一堆美国外交秘密文件,涉及世界范围的一些秘密行动。大型信用卡公司和贝宝迫于政治压力,迅速中断了对维基解密的捐款,这就是著名的“封锁维基解密行动”。
“封锁维基解密行动”触及了一个核心的有争议的问题:如果政客们不喜欢某个团体的行为,就可能要求银行与信用卡网络拒绝该团体使用金融系统,并且他们这么做也通常无需理会任何司法程序。而比特币似乎有能力对抗这类情况。网络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管理自己所持有的比特币,没有中央机构可以冻结比特币,或者禁止比特币的流通。
“封锁维基解密”行动开始几天后,《PC世界》杂志写了一篇关于比特币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明显优势的文章,被广为流传:“没有人能够阻止比特币系统,或对其进行审查,几乎只有把互联网关了才有可能。如果维基解密说要比特币,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收到许多捐款。”
在这种情况下,比特币能不能使用暂时还不清楚。但是,“封锁维基解密”行动让大家对比特币的讨论超越了之前狭隘的隐私侵犯和政府印钞这类问题,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比特币论坛,来研究和讨论比特币。
2.“丝路”的兴起与终结
比特币交易的匿名性,注定它最先受到那些不法分子的青睐。
客观地说,在比特币发展的初期,让其真正具有使用价值且起到重要推广作用的是“丝路”的出现。
在比特币价格从50美分突破至1美元的前几天,一个看似平淡的帖子发布在了比特币论坛上:
“有人看过’丝路’了吗?这东西就像匿名的’亚马逊’。依我看,上面是不会*****的,但是其他很多东西都卖。”
这个帖子是一个网名叫奥拓德的人发的,他的真名是罗斯·乌布里克,他已经为“丝路”这事忙了好几个月,此时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发了这个帖子。
罗斯一直想要创建一种新型的网上市场,让人们可以在该市场买到普通网上市场买不到的东西。创建“丝路”网站的那个时期,正好出现了大量贩卖*****的人。但是,这个群体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找到一个既能够卖*****,又能够避开政府监管的网站。
罗斯需要两个工具:一是“洋葱路由器”,可以保护那些网络浏览人的个人信息不被外人知晓;第二个就是比特币,因为在区块链账本上只会显示比特币的转移记录,不会显示交易双方的个人信息。因此,很多人大胆假设:想要购买非法物品的人,很可能成为第一波使用比特币的人。
支持比特币匿名交易的“丝路”网站大受*****人士的喜爱,成为比特币交易的主要场所,也成功吸引了政府的注意力。
2011年1月底,“丝路”正式上线,几天内就有人注册并下单。2月底的时候,这个网站有了28笔交易。3月中旬,有超过150个注册用户。随后,“丝路”网站的创始人还受邀参加了一个名为《直播自由谈》的电视访谈。
6月1日,八卦新闻网站“高客”发表了一篇关于“丝路”的深度文章。文章刚发布的那几天,“丝路”每天的注册人数高达几千人,而比特币价格也第一次超过10美元,两天后突破15美元。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罗斯那么高兴。有些比特币社区的人开始担心:如果“丝路”继续发展,它将会给比特币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就在6月5日,纽约州的参议员召开大型记者会,强烈呼吁取缔“丝路”这样的无耻商家,要检控方把这个网站给关了。他对比特币的评价是:“这是网上洗钱,隐瞒资金的来路,隐藏买卖*****双方的身份”。令人意外的是,参议员的话虽被媒体大肆传播,却没有浇灭大众对于“丝路”以及比特币的关注热度,反而愈演愈烈。
“丝路”的成功带给了创始人罗斯极大的回报,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
虽然罗斯有着被政府查处并指控的担忧,但“丝路”为其带来的收益,让他很难撒手。仅8月份一个月,这个网站就给他带来3万美元佣金。除了金钱,这个网站还实现了罗斯的精神追求,即实现自我和理想。
2011年下半年,罗斯移居到澳大利亚悉尼,并不再跟任何人提起“丝路”的事情。如果有人问他做什么工作,他说他是搞比特币交易的,虽然经常担心自己的身份被识破,但他还是继续运作着“丝路”。
2012年春天,“丝路”每天出售的商品总额是3.5万美元。每一笔交易,根据量的大小,罗斯会收取2%~10%的佣金。3月份,罗斯的佣金是9万美元。
当然,政府不可能对网上贩毒坐视不管。2011年秋天,在罗斯不知情的情况下,巴尔的摩国土安全局开始对“丝路”进行立案调查;2012年1月,联邦调查局追踪到了“丝路”网站上一位名为“数字墨水”的年轻人的家庭住址——巴尔的摩的贫民区。“数字墨水”的真名叫雅格·乔治,是“丝路”最火的卖家之一。
2012年初,“数字墨水”被抓,他立刻同意与警方合作。3月份,巴尔的摩国土安全局获得检察院的批准,成立行动组,与其他联邦机构合作,联手深挖经过加密的毒窝。不久,巴尔的摩的一位联邦警察化名为“诺博”进入“丝路”,并与罗斯取得联系。
2012年底,风声变得越来越紧。在“丝路”论坛上,大家开始讨论哪些人是真正的用户,哪些人是警察的卧底。大家争论得最激烈的就是诺博,当时他拿出1公斤的海洛因,要卖2.7万美元的比特币,但在论坛里几乎没有诺博买*****之后的评论记录,因此大家对他的身份产生了质疑。但由于之前罗斯与诺博有所接触,罗斯还是选择相信诺博,并决定帮他卖这一公斤的海洛因。罗斯联系了一个网名为“慢性疼痛”的网络服务人员,他是2011年罗斯聘用的第一个工作人员,他的真实身份是柯蒂斯·格林。
格林帮诺博找到了一个买家,说包裹可以先寄到自己家,然后他再转寄到买家手里。2013年1月17日,格林收到了包裹。他刚拿进屋,一群特警就破门而入。
虽然罗斯知道格林被抓,但他并没有对诺博的身份产生质疑,也不认为这次抓捕事件跟诺博有什么关系。因为罗斯一直对格林有质疑,认为他是为了钱而做这一笔生意,并不是为了促进交易完成。罗斯让诺博对格林“胖揍一顿,然后逼他退还他偷的比特币。”此时,罗斯还执意认为诺博是贩毒的老大。
2013年10月1日的中午,罗斯来到距家5分钟路程的新装修的图书馆,然后坐在靠近科幻小说类别的地方,与新雇的主管(实际上是联邦警察)Cirrus聊天,然后使用管理员的身份登陆“丝路”的网页。在他的管理员账号里,有50577个比特币,当时价值680万美元。
此时,罗斯听到后面有一对男女在吵架,女的嚷道:“我真的受够你了。”罗斯转过身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却看到有人冲过来要抢夺他的笔记本电脑。他还来不及做任何动作,就已经有几个人冲上来把他按住,并给他戴上手铐,罗斯就这样被逮捕了。实际上,当天这家图书馆布满了来自全美国的便衣警察,这几个月、甚至是几年来,他们都在追踪罗斯,都热切等待着罗斯被捕的这一刻。经过1年多的暗中追踪,警方终于逮捕了罗斯,“丝路”正式成为了历史。
罗斯当时并不知道,他之所以被捕,不是因为高超的黑客技术以及他一直担心的IP地址的泄露。国内收入服务署的人是通过谷歌搜索他在比特币论坛上最初留言的帖子,最终锁定罗斯的具体位置。不管罗斯多么渴望创造一个新世界,他还是得经常使用可搜索的谷歌跟旧世界进行联系,而这正是他被抓的原因。
第二天早上“丝路”的用户登录这个隐秘的网站,想买些海洛因或*****,却赫然发现联邦调查局的徽章,以及这几个大字:该隐秘网站已被破获。
3.大胆展望未来
罗斯被捕和“丝路”的关闭,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市场恐慌,因为目前公众对于比特币的认知程度提高了。
2013年10月2日,在纽约时间中午的时候,罗斯被捕的消息被公之于众,自然而然引发了比特币价格的下跌。在该消息传出的两个小时内,比特币的价格从140美元猛跌到110美元。不过,对于比特币的主流用户来说,这却是一个商机,因为据分析数据显示,当时“丝路”的交易量只占到比特币交易量的4%,其并非是比特币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更重要的是,“丝路”是目前普通大众心目中有关比特币的最大污点,他们都以为比特币的区块链只是毒贩的支付网络。如今,“丝路”落马,比特币能够彻底消除这个污点了。
检察院也并不认为加密货币只是犯罪的工具。联邦调查局在罗斯的起诉书里这样写道:“比特币本身并不非法,可以合法地使用。”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是目前美国关于比特币合法地位的最有力的声明。
很多人都抓住了这次机会,比特币价位跌至100美元之后,一波抢购风又把其价位推至130美元。到了星期五,罗斯出庭申请保释之时,价位逼近140美元,即他被抓之前的价格水平。在关于比特币的听证会上,美国参议院认可了比特币具有的积极意义。
不过,若想让比特币获得公众的更多认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2013年11月18日,比特币基金会的总干事帕特里克·默克前往美国参议院参加关于比特币的听证会。
听证会的第一部分,是由政府官员组成的专门小组来聆听。面对那些政府官员,帕特里克觉得非常紧张,不过好消息却不断传来。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写下了他对比特币的认识,内容非常积极:“长远看好,特别是这种革新能够促进更快更安全更有效的支付体系。”
同时,在座的其他政府官员也都发表了积极的看法,当第一个听证小组的听证会结束之后,《华盛顿邮报》已经拟好了一个大标题,即《这个参议院听证会是比特币粉丝会》。
听证会在网上直播,全世界的比特币爱好者们都在观看,并且通过不断交易比特币来推高比特币的价位。当听证会结束时,Mt.Gox网站的比特币价格为700美元,比早上升高了150美元。
在美国,比特币开始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在中国,情况却正好相反。11月的时候,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易纲(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表示:“央行短期内不会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但普通公民在风险自担的前提下可以参与交易。”央行短期内不会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但普通公民在风险自担的前提下可以参与交易。这让大家觉得央行会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也让当时比特币的交易市场持续疯狂。12月5日,比特币的价格已经超过7000元人民币。
不过就在同一天,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将比特币定义为商品,而非货币,这给比特币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好消息是,央行宣布了比特币本身并不是非法的,可以考虑作为一种电子资产,允许进行买卖。文件还说,虚拟货币的交易应该在工信部统一登记,这说明比特币交易不会被取缔。
坏消息是,政府已经规定比特币不是货币,只是一种电子商品,并且不具有一项最重要的货币特征:政府支持。因为比特币不是货币,政府宣布所有银行和支付处理机构不能直接或间接使用比特币。
在中国政府出台文件之后的1小时内,比特币的价格做了自由落体运动,跌了25%,降到5200元人民币。虽然之后很快又回升到6400元人民币左右,但在之后的几天里不断传来各种对比特币不利的“流言蜚语”,比特币的价格开始跌至600美元。而在比特币中国宣布不再接受新的法币购买后,比特币价格又开始狂跌。在bitstamp网站上,比特币价格跌至430美元;在比特币中国网站上,比特币价格跌至2100元人民币,这只有两星期前最高峰时的三分之一。
4.最后
然而,不论比特币价格如何起伏波动,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比特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关注。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比特币的用户已经从2009年1月的几个人,慢慢发展到600万人,甚至前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也曾在公开场合赞扬了比特币的某些内在理念。
简而言之,比特币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持有以及发送货币的系统。比特币和美元、欧元都不一样,不是由某国的央行发行的,也不是由大型金融机构转账获得的。矿工挖矿的过程就是比特币发行的过程,参与比特币网络维护的用户都有机会获得系统新生的比特币。
因为创造比特币的出发点就是要向那些最强有力的金融机构发起挑战,比特币网络从最开始就被一群忠实的比特币迷描述成一个乌托邦。互联网从大型媒体手中夺得了权力,并把权力赋予那些博客的博主,比特币也声称要从银行和政府手里夺取权力,并把权力赋予使用这种货币的人们。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暴露了金融界和政治界太多的弊端,人们向往一个新的制度,能够把权力从少数的精英阶层那里夺回,再分发给个人。比特币为这些人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很明确的技术上的解决方案。
略懂金融的人基本能够理解,若存在一个全球性的货币,好处会很多——到别的国家不需要换外币;通过数字支付,不需要每次都出示身份证明;人们可以把这种货币存在自己的账户里,无需支付昂贵的管理费。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简介:区块链从入门到精通,看我就够了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