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佩佩,回望从 2017 牛市到今天的这两三年,如何讲币圈最美的故事,只需简单四个字:
永不上线
或者再换四个字:
一直跳票
犹抱琵琶半遮面,永远给人遐想,给韭菜想象空间,才是讲的最棒的故事,一旦到了是骡子是马都得出来溜溜的时候,一旦大家发现你不仅落了地还是脸先着地的时候,沦为笑话的可能性就要大很多。
不知道咱这里还有没有朋友记得这五个字母-b akkt,曾在 2019 年被誉为“全村的希望”,甚至不乏大佬指其或将带来比特币的超级大牛市 :
bakkt 这家背景牛逼且主打比特币实盘交割的期货产品的交易所,曾经是加密圈最大的故事,被认为应该为行业带来“机构资金”,甚至因此也产生了一小波炒作,不少舆论就像上面老猫说的一样,认为它或将带领我们走出寒冬。
然而,自 2019 年 9 月 23 日上线,到现在也过了半年有余,它似乎已经走出了大 V 们的视野。
那么现如今的 bakkt 到底怎么样了呢:
半年换仨帅
上图是 bakkt 的第一任 CEO,Kelly Loeffler,是位美女,不过人家 2019 年 12 月去当参议员去了,可能当时海外部分社区会认为这是好事,但也有评论认为这位美女靠此前 bakkt 的热度获得了大量关注度,并以此作为跳板,而并没对该平台的发展带来任何实际作用。
第二任是上图这位 Blandina,这位仁兄据说曾经有 PayPal 和谷歌的高管经历,上任前一度被寄予厚望,然鹅在这个 CEO 位置上都没坐稳四个月,最新的新闻,刚刚离职,小道消息是去了 JP 摩根。
目前董事会临时指派了一位 CEO——David Clifton,这位是原先母公司 ICE 负责并购和整合的副总裁。
而和这些背景光鲜亮丽的如流水般替换的高管,相呼应的却是,作为一个交易所并不那么好看的数据。
交易量一直一言难尽
根据 Skew 的数据,截至 2020 年 4 月 22 日 (周三),Bakkt 有 940 万美元的实物结算交易量,790 万美元的现金结算交易量,以及 690 万美元的未平仓总利息。
这与其他主流 BTC 期货平台相比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OKEX 持有 6.85 亿美元比特币未平仓头寸,其次是 BitMEX 和 Binance,分别为 6.43 亿美元和 2.52 亿美元。
现在每日的合约量也就在一千多个到两千个比特币,这还算好的,因交易量匮乏,在去年底平台提出开放一种现金结算的比特币期权产品,以提振人气,然鹅,期权交易平台很快变成了一座鬼城,最开始的一个月,有一周多都没有一笔期权交易。
对此,此前也有分析称:
bakkt 之所以低迷是因为:
Bakkt 对清算经纪人的依赖和 BTC 保证金交易的缺乏容易削弱交易员的热情,另一方面,除了价格贵 10 倍之外,Bakkt 还不允许 24/7 全天候交易,并且无法进行小额 BTC 的交易。
但它家产品其实是面向圈外的,以上这些未必是低迷的重点,曾经说好的它会吸引很多传统机构入场呢?如今人呢?
而更无语的可能是:
曾经引以为傲的卖点——实物交割,恐怕根本没有真正做到
关于实物交割的好处,在老猫曾经的文章中是这样说明的:
所有非实盘交割的比特币期货市场都是赤裸裸的赌博。
一个合规的并且实盘交割的期货交易所,会像针一样刺破这种虚假的供应量,最终让比特币价格回归合理的价值。
在 Bakkt 所有交易的空头,到交割日要么从交易所赎回,要么要从外部市场买入相应数量的比特币参与交割。在交易品本身数量有上限的情况下,无限做空不再有可能,而长期做多成为大量资金参与后必然的选择。
我们试想一个这样的场景,随着 Bakkt 的交易量不断放大,需要实盘交割的数量也越来越大,全球其他交易所的比特币将不断的被转移到 Bakkt 的托管平台,在其他平台的比特币实际数量将会越来越少,这意味着供应量的减少,将会不断推升比特币的价格,而所有非实盘交割的期货,也必然以实盘交割的平台价格为指针,这将会真正的体现比特币总量恒定的价值共识。
他说的可能没错,但事与愿违,落地后的 Bakkt 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物交割,只有 63% 的期货是由比特币支撑:
对于目前这个交易量,63% 并不能改变任何基本面,而虽说这种转变或许也是为了迎合机构,也没有违反任何事情,但当初币圈也给他家导入了不少流量,然鹅结果就这?
许多人也开始怀疑这样的平台究竟给这个行业带来了什么?
按他家的说法,今年还在开发对消费者端的连接加密货币与日常支付的应用程序,使用加密货币消费还可以获取一些激励积分,去年曾有和星巴克合作的传闻,但目前都处于不确定状态。
bakkt 是否在未来能有新的突破呢?不得而知。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关于 bakkt 的故事,毕竟是外网的平台,我获取的信息源也可能片面,或许也还需要时间成长。
今天说这个呢,只是想说,真的不要对这个市场过于兴奋的点 (英文:hype) 报太大希望,陪着演个戏就完事儿了,别太当真,看着像王者实际连青铜都不如的角色太多了。
那么现在可以想想,未来能激发 hype 情绪的故事有啥,我想了一下,离的近的一个是减半,最近好像什么彭博社又开始说会重走 2017 年大牛,看得咱大佩佩是瑟瑟发抖啊,哈哈,不过昨天看投票,虽然我们社群里看多的朋友一直占比很大,但对减半相比一年半年前还是理性了很多。
另一个 eth2.0,emmm,这个再观察观察,现在为时尚早。
咱们圈子里也还是有懂这个套路的项目,比如 cardano,白皮书直接就把落地写得很遥远,一直出测试网一直爽,每出一个带一波节奏,最近好像也因为这个又拉了点盘,只可惜讲故事能力有限,又缺了个像孙老板那么会营销的主。
不过随着一波波潮水褪去,除了分辨出裸泳的,也一定会有真正的价值显现,我们还是那个充钱的少年,只是相比 2019 我们也都成长了,对于市场的 hype,当成茶余饭后谈资就好,因为永远没人不知道从潮水褪去到真正的价值显现,这中间会熬掉多少人,多少币。
结语
永不上线,一直跳票,也过于理想,丑媳妇总归要见公婆的,那有持续输出故事能力的可能是更现实的选择,比如减半,四年一次,咱这次不行可以 2024、2028 年见;像以太没了艾西欧还有 defi;像 bm 总还会开发出新产品。。
参考文章:
https://beincrypto.com/what-ever-happened-to-bakkt-opinion/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直接作为投资依据,数字货币市场风险较大,还请谨慎参与! 防失联,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风火轮社区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简介:我们以社区用户为中心,帮助用户构筑完整的行业知识体系; 同时也围绕用户投资场景,提供实时行情、项目评测、热点解读等内容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