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小平
说来奇怪,与王渊命的第一次见面,竟然是在卫生间。
王渊命,知名技术博主,曾任新浪微博架构师、微米技术总监、QingCloud容器平台负责人,2014年作为联合创始人创立团队协作IM服务Grouk,Docker 深度实践者。现为某公链项目的首席架构师,BFTF区块链技术联盟发起者,关注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和经济模型。
7月的一天,杭州。因职业需要,巴比特记者前去参加一个以“Web3.0”为主题的线下沙龙,王渊命是演讲嘉宾之一。活动开始前,在现场卫生间的洗手池旁,只见一名长发男子在埋头洗脸,下巴的胡须若隐若现。“渊命老师!”(之前在网上看过照片),王渊命愕然。随后巴比特记者做了自我介绍,一番寒暄后,便相继前往活动现场。
图为王渊命,在活动现场
活动结束后,巴比特记者与王渊命进行了一个小时的单独对话。这是一次有趣的对话,涉及的话题也十分广泛,包括区块链、Web3.0、开源、职业规划、社会现象等。他像一位行走在互联网江湖的剑客,吟啸徐行间,各路招式早已了然于胸。如今遇见区块链,更想领略一番其中奥妙。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王渊命的职业经历,那就是:
“不读法学的互联网程序员不是个好的区块链博主。”
他本科学的是法律专业,大学期间,因搭建个人主页而爱上编程。2007年大学毕业后,“听说程序员可以穿拖鞋睡衣上班,可以留长发蓄胡子”,王渊命便选择从事编程相关的工作。
其网名“jolestar”,取自于编程语言“java”和北极星英文“polestar”的组合,从2005年沿用至今。按照他的说法,这个网名“几乎见证了我整个关于计算机的成长”。“jolestar”活跃在微博、博客、论坛和社区,在技术圈小有名气。
2017年,当时研究云存储的他,接触到了区块链技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俗话说,“一入链圈深似海,从此富贵是浮云”。2018年,他辞职在家,广泛阅读区块链项目的白皮书、论文和源代码,并参加区块链相关的线下活动。2019年1月,他加入一个公链项目担任首席架构师。
业余时间,他撰写了多篇与区块链相关的技术文章,善于用通俗的方式解释复杂的问题。正如他微博简介所写:“区块链技术拾薪者”,为区块链技术“添加柴火”,即通过写文章和编程的方式,为区块链行业输出新的观点和代码。
谈及区块链的技术世界观,他认为,信息世界进行价值交换的唯一方式是统一的账本,并且对这个账本的要求是它必须是一个公共知识(common knowledge),即大家常说的共识。账本架构经历了单数据库账本、分布式数据库账本、多机房账本、多运营方账本、去中心化账本的演进。以前我们主要关心数据如何计算以及存储,区块链时代我们更要关心如何证明,从存储到计算整个体系都会有变革的契机。同时,它引入了经济体系,以及链上治理机制,有超越技术的深远的影响。
谈及智能合约的本质,他认为,智能合约是定义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具有“约束力”的计算机程序。如果说一个国家的司法体系相当于一个通过自然语言定义规则的操作系统,合约就是在这个操作系统上用自然语言写的程序。关注合约的约束力,必要的计算和存储只是实现约束力的基础。DeFi类应用通过智能合约的约束力解决资金托管难题,其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和现实法律的冲突以及社会认知的变更。
谈及联盟链,他认为,区块链和互联网应用都有网络效应,它所绘制的蓝图需要在网络构建完成后才能体现出来。如果说公链还可以依赖自己的经济体系做早期激励,互联网应用可以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对 to B 的无币联盟链来说,这个问题尤其困难。B 端用户的决策周期长,采用成本高,尤其区块链的应用架构和传统应用差异巨大。有几种可能的途径:以开发的便利性为突破、以安全和容灾作为突破、以内部监管作为突破、以构建公信力作为突破、以跨系统的信息互通和结算作为突破。
2016年1月7日,快播公司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在北京开庭审理。王欣坚持无罪辩护的庭审表现,以及辩护律师对程序正义的追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段时间,网上有两篇评论文章在技术圈传播的较为广泛:一篇是公号“歪理邪说”作者、知名程序员霍炬的《快播案:程序正义、盗版和色情》,另一篇是王渊命的《一个学法的码农看快播案》。
王渊命在文章中写道,“程序正义大于实体正义。无论这个案子怎么判,这次律师在程序正义上的追求都有价值。”他也因为这篇文章而结识了霍炬。
除了快播案之外,王渊命也常常在微博、微信上分享自己对某些社会事件的看法。
比如去年12月的ofo 退押金事件,他认为,ofo应用的账本和银行的账本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映射关系,相互关联起来。客户端是独立的,它保存了带有数字签名的证据,同时和应用与银行连接,如果应用自己中断和银行的连接,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直接向银行提供数字证据来完成退款,而不需要应用的协作。区块链二层的各种方案主要焦距点是如何设计一种机制,一方面让服务提供方可以自证清白,建立公信力,另外一方面给用户提供一种额外的制约机制,让用户来监督服务提供方,一旦有问题用户可以通过一层的链来进行裁决。
在外人看来,程序员是活在代码世界的人,评价社会事件有失其专业性。对此,王渊命持有不同的意见,
“有些社会问题的背后是技术问题,我关注的社会事件都是能与技术扯上关系的。实际上是一个技术人对社会事件的价值判断,因为一个事件牵涉到技术,公众对技术的理解和司法系统对技术的理解,会影响到这个技术未来在社会的发展。”
除了运用技术思维评论社会事件外,他还积极跟进最新的区块链技术发展。
5月28日下午,百度自研底层区块链技术XuperChain(百度超级链)宣布开源。当天傍晚,王渊命写了一篇百度超级链的点评,并在百度超级链开源官方交流微信群进行了分享。
他用短短800字,评价了百度超级链的执行合约的方法、解决交易冲突的方法、智能合约虚拟机的设计和合约语言,并配上相关的图片。对此,百度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肖伟在微信群中评价道,“写的这么准确,神人啊!”
在那次活动上,王渊命回顾了从Web1.0到Web2.0的演进历史,并展现了Web3.0可能的发展方向。
Web1.0是以信息为中心,即网站负责提供各种内容吸引用户。URI、HTTP、HTML分别定义了主机的资源配置、服务器和浏览器的交互、信息的展示方式,从而兴起了个人站、门户网/BBS(BBS较为特殊,其承载了Web2.0的元素,但仍然是以信息为中心,而不是人)。
Web1.0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成本,并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其生态结构是内容提供商(生产者)、搜索引擎通过HTTP/HTML协议,与浏览器进行连接,从而触达消费者。如下图:
Web2.0是以用户为中心/协作,即用户自己提供内容。AJAX(用于创建快速动态网页的技术)、Javascript(直译式脚本语言,最早用于给HTML网页增加动态功能)、动态网页技术、API(应用程序结构)等技术的发展,催生了Blogger/Wiki/Social Media、Web Platform,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Web1.0时代用户是无感的(比如页面没有用户登录的按钮),到了Web2.0时代,人与人的协作变得简单,从而形成各种组织。Web2.0降低了内容创作的成本,提高了内容筛选分发的效率、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匹配效率。其生态结构如下图:
实际上,Web2.0时代的时代不止如此,有一些失败的技术仍然值得记住,他称之为“Web2.0生态墓碑”,包括RSS/Atom、XML/XSLT、OpenAPI、Mushup、P2P(Napster/BitTorrent)、WebOS/Webtop。
Web3.0前传是对机器友好的Web,Web2.0刚出来时,Tim Berners Lee就提出了Web3.0的概念,即Semantic Web(语义网),在资源的标准化描述之上,建立标准的语义推理以及信任体系,为各种智能代理 (intelligent agent) 提供可靠的信息、标准化的交互模式,从而改变人们访问 Web 的方式。
Web3.0可能的演进方向,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去中心化(防单点、不可中断服务)、反垄断、用户控制、数据隐私保护和安全、反平台绑定。因此衍生出区块链技术。
比特币的启示是链即协议,协议平台应用一体化;以太坊的智能合约的启示是链即平台;Layer2的启示是链即法院。但是回归初心,链即共识。
Web3.0的挑战在于商业模式问题、需求动力、隐私、杀手级应用。
Web3.0 最后会是什么样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正如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中写道,
“新技术都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有技术又来源于先进的技术。将技术进行功能性分组,可以大大简化设计过程,这是技术‘模块化’的首要原因。技术的‘组合’和‘递归’特征,将彻底改变我们对技术本质的认识。”
王渊命对此表示认同,“演讲中分析的每种方向都有探索者,他们对未来有着自己的假设和信念,以及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技术上还在探索,商业上也面临许多难题,前景充满迷雾,还看不透,不过这也是技术的魅力。技术的魅力在于它不像科学一样是一个探索准确的答案的过程,而是一个演化创造的过程,可能有很多路径到达我们期望的目标,而如何选择取决于当下的我们。我们可以不同意他们的假设,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方案,但最好不要嘲讽,技术方向上的探索者都值得尊重。”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简介:服务于区块链创新者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