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请理性看待区块链,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不要盲目跟风投资,本站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CoinVoice官方立场无关

「混血王子」Kratos:它会成为交易所杀手吗?

碳链价值
2020年08月12日

Kratos融合了中心化交易所与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定制化的交易所产品供社区使用。

作者:碳6

编辑:黑土

出品:碳链价值(ID:cc-value)

随着DeFi概念日益落地,这个诞生仅3年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向人们显示出它的威力。

去中心化稳定币、去中心化借贷、去中心化衍生品、去中心化交易所……无论是在金融产品的哪个领域,都已经出现了相应的DeFi形态,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从今年6月到8月,整个DeFi应用的锁仓量从10亿美金一路上涨至40亿美金。凭借流动性挖矿爆火的去中心化借贷协议Compound,一度超过MakerDAO,成为最火的DeFi应用。而加密货币利润最丰盛的领域——交易所,最近也开始感受到DeFi的吞噬。

在整个DeFi市场中,锁仓量排名前十的应用中,就有三个是去中心化交易所类产品。其中,Curve Finance锁仓量达2.9亿美元,Balancer锁仓量达2.5亿美元,Uniswap锁仓量达1.2亿美元。去中心化交易所向中心化交易所发起进攻,已经成为了一个明显的趋势。

借由「流动性挖矿」策略,去中心化交易所提高了场内的流动性。目前,这股潮流还在继续向前发展。中心化交易所已经察觉到了去中心化交易所概念带来的冲击,包括币安、火币、OKEx在内的诸多中心化交易所巨头,都在研发自己的公链,为技术革新做准备。而在所有中心化交易所推出的公链中,又以KuCoin推出的KuChain最值得关注。

01 中心化交易所格局:大小并存

在文章的第一和第二小节,我们将首先分析中心化交易所格局。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对中心化交易所受到冲击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知道哪些中心化交易所将最先被替代。

金融交易有一个特点:网络效应明显,头部交易所会占据绝大部分流量。

这是因为大交易所具有强大的信用背书。大量的客户不仅意味着良好的流动性,还意味着交易所利润丰厚、有钱聘请硬核技术人员为用户资产安全把关。此外,它们还为法币入金提供了相对安全的通道,成为了新人入场最稳健的选择。因此,原本就在行业内占据龙头地位的交易所,只要不出现失误,保持正常的运营和跟风,基本都能活成大佬。

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小交易所们没有生存的必要和空间呢?恰恰相反。事实上,在中国,加密资产交易所一直在进行激烈的较量。从小交易所一跃成为大交易所的不在少数,例如币安、抹茶、Kucoin。

很多人将币安的崛起归结为「9·4」的契机。但实际上,「9·4」给币安带来的用户增量,甚至还不如波场给币安带来的用户多。币安崛起的真正原因,应该归结于那段时期密集的山寨币财富效应,财富效应才是一个平台迅速崛起的关键因素。

但是,一家交易所是否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用户提供财富效应呢?这就是个很微妙的问题了。在交易所还小的时候,财富效应是交易所的首要考量;而在交易所在做大后,摆在平台眼前的首要问题渐渐变成了合规。出于合规等因素做长期考虑,大交易所们就把运营的主要精力从小币种转向大币种。无论是币安还是抹茶,都是如此。

也就是说,随着首要目标的转换,大交易所会主动割舍一部分「小币种」市场。而他们主动割舍的这部分,便为小交易所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可以说,交易所的规模决定了各自的定位。大交易所充当数字世界全局交易所,小交易所充当区域数字资产交换系统。大交易所服务全局的成熟数字资产,提供全币种全天候流动性,交易者相信「大而不倒」,项目方信任他们的品牌背书。中小交易所只能充当区域性数字资产交易场地,服务大交易所难以覆盖的长尾项目。事实上,如今存活的小交易所,主要也是靠背后的社区型项目在支撑。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加密货币交易所从来就不单纯是交易所,而是集一级市场上币和二级市场交易于一体的超级混业机构。所以交易所的客户不仅仅是交易者,更是项目方。当一个交易所的交易者多,就有了交易深度,优质项目方就会愿意上币;反过来,交易所内部有了好的投资标的,会吸引更多的交易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前面我们提到,金融领域具有极强的网络效应,赢者通吃。然而,由于行业的特殊情况,现在赢者并没有吃掉所有的市场。但这部分市场并不会因此就不存在了。那些创新型、草根类、交不起高昂上币费的项目们,还是会寻找一个场所进行交易。这时,他们就有了三个选择:上一个中心化的小交易所;自己组建一个中心化的小交易所;上一个去中心化的交易所。

02 小交易所难题

社区项目需要小交易所,小交易所也需要社区项目,二者互相需要,互相支持。但是,就目前市场情况来说,无论是上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还是自己单独弄一个小交易所,对项目方来说都是无奈之举。

首先,什么样的交易所会愿意不收取任何上币费,就接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项目方?那一定是一个缺乏流量的交易所。换而言之,一个缺乏流动性、缺乏用户、显而易见缺乏收入的交易所。项目方瞄准的是他们提供的交易功能,而交易场所看准的则是项目方手中的用户。对于项目方来说,这样的地方不仅给他带来不了流量加成,相反还会让社区成员背负上小交易所跑路的风险。

既然这样的小交易所既无法带来流量,又会让社区多一层中心化机构跑路风险,那项目方干嘛不自己做一个?毕竟社区已经选择接受项目方的币,二者之间已经建立了信任关系,那上项目方自己设置的交易所上交易,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不过,如果真要自己动手做一个交易所,那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办到的事。这少不了技术的开发和维护,也少不了设计和运营,起心动念就得准备几十万。那些社群大、用户多的项目方,他们甚至愿意自己掏几百万去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交易所。如此一来,成本就高昂了。

既然中心化交易所如此麻烦,那么上去中心化交易所怎么样呢?问题又来了。

首先,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体验较差。由于去中心化交易所所有的交易记录都会上链,受区块链本身确认速度影响,用户会感到交易速度较慢。其次,大部分去中心化交易所不能处理高并发实时交易,交易量和交易深度不如去中心化交易所,流动性受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随着以太坊日益拥堵、gas费用飙升,参与DeFi需要付出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上去中心化交易所并不划算。目前,真正的DeFi玩家基本都是携带着5万USDT以上的资金进场,散户交易大多都无利可图。

总而言之,对于不得不选择小交易所的草根类社区项目,他们面临着这么几个局面:或者面临中心化小交易所的跑路风险,或者自己为单独做一个交易所花费至少几十万的金钱,再或者上一个去中心化小交易所,但用户要承受较差的交易体验。无论是哪种方案,都无法令人感到满意。

03 Kratos:一键定制高性能去中心化交易所

Kratos完美地解决了社区类项目方面临的主要问题。

Kratos是KuCoin推出的KuChain公链测试版。虽然是一个测试版,但Kratos拥有自己的代币和使用群体,且代币分发更为社区化,可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它为探索「DeFi+CeFi」的道路而来。相比起币安、火币和OKEx所推出的公链,Kratos的道路更具有先锋实验性,对中心化交易所的改革也更激进。

Kratos在「玩真的」。

首先,Kratos瞄准了一个有实在需求的用户群体,而不是为炒作DeFi概念泛泛而谈。这个用户群体,就是已经具备流量、经济、技术等实力基础,不需要依靠交易所声誉,只需要一个交易场所实现金融活动的社区项目。在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我们已经指出了这些项目的刚需所在。Kratos诞生的直接目标,就是解决这些实际需求。

其实在Kratos之前,也有一些公链想要做金融类和DeFi类公链。但它们的创始团队缺乏在大型交易所的工作经验,不了解行业内对金融公链的真正需求,最后做成了四不像,以失败告终。其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能力不行,运营团队不强,而是设立的初衷错误,只是在解决想象中的问题。

「公链没有用,那就去死。」这是Kratos项目设计者的世界观。

其次,Kratos的机制与技术设计完全贴合市场需求,市场需要什么它们就做什么,而不是一味地提高TPS,又或者像「伪项目」一味炒作去中心化。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让Kratos成为一条「有用」的公链,Kratos的设计者们创造了四层网络系统。

网络底层即Layer 0,是基于PoS公式机制的的底层公链,主要负责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和资产安全。网络一层即Layer 1,是Maas层(Machine as a service,机器即服务),提供链原生函数的多功能模块,例如Maas撮合、Maas DeFi、Maas稳定币等。这些多功能模块供DEX及其他DeFi应用开发者直接调用,以便他们快速制作自己的DeFi应用。

这两层是Kratos公链的基本层。想要改动基本层,需要社区通过链上投票治理决定。

网络二层是具体的DeFi应用层,用来跑DEX、稳定币等其他DeFi项目。合作方业务需要在一个完整的应用中实现,比如需要一整套Broker、做市商和撮合引擎去配合业务。

一般的公链到这一层就戛然而止了,然而Kratos是一条实用型公链,由于DEX等应用对流动性有着很强的需求,于是Kratos又推出了网络三层——LSP(流动性共享协议)层。在LSP层,合作方可以把某个完整应用中的一部分拆分功能出售,例如对外出售流动性和深度。

通过这四层网络,DEX的开发者工作变简单了,DEX项目方获取流动性的成本大大降低。夸张一点说,整条链让「一键生成」DEX成为了可能。对于那些社区项目来说,他们不用花大价钱,便可以在Kratos上定制一个属于自己的DEX,这个DEX还可以对外共享流动性。

其三,作为KuChain的测试链,Kratos抛弃了意识形态的执拗,从实用角度出发,实现了「DeFi」与「CeFi」的深度结合。

字如其名,DeFi本身就意味着去中心化金融。但是,是不是有必要把交易所所有的环节都去中心化呢?去中心化究竟是一种手段,还是一种目的?

Kratos的开发团队认为,去中心化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交易所的公开透明,同时规避中心化交易所的跑路风险。

但是,对于交易者来说,一个好的交易所不仅仅要做到公开透明,还要保证好的流动性,让交易尽可能平滑,交易延迟尽可能降低。

DEX如何保证好的流动性?尽管Kratos提供了流动性共享,但这仍是不够的。在中心化交易所中,经典的方式是引入做市商。做市商越多,用户的交易体验越好。然而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中心化的做市方式行不通了。在中心化交易所中,挂单和撤单不需要支付手续费,交易完成才需要向交易所支付手续费,因而高频交易是可行的(需要频繁地挂单和撤单)。可是,在一个完整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中,挂单和撤单行为都发生在链上,因而需要支付gas费。如果像中心化交易所那样操作,那做市商将无利可图。

在Kratos之前,就已经有DEX提出将撮合过程放到链下,也就是将挂单、撤单和交易过程至于中心化环境中,唯独将交易记录放置到链上。这样做确实能够提高效率,但又引起了一个新的疑问:这样做是否能够保证交易所本身不作恶呢?

这时,KuCoin所采用的L3级别的数据推送就闪亮登场了。

作为已有数年运营经验、坐拥数百万用户的中心化交易所,库币在流动性、撮合、做市、交易深度、用户体验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经验。此外,库币以技术实力著称,是全球除Coinbase之外,唯一一个拥有提供L3级别数据推送服务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其中的技术细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介绍,简而言之就是确保用户和交易所几乎在同步接收到交易推送信息,让交易所作恶无门。这次,他们也把硬核的技术服务,用在了KuChain的测试链上。

通过将CeFi中的优秀技术与DeFi融合,用户可以得到这么一个交易所:一键发行DEX;私钥掌控在用户自己手中;交易体验接近中心化交易所;对做市商友好,方便提供流动性。

Kratos为交易所带来的改变是革命性质的。当前阶段,Kratos还不能实现资产发行功能,但在下一个阶段,项目方将有机会在上面实现资产发行功能。到时候,或许又会产生新的玩法。

04 小结:对Kratos未来的展望

Kratos构建了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目前只露出了一个角,但我们不妨畅想一下这种趋势。

现代社会是一个工种越来越细分的世界。以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商为例,从前商店需要自己去进货、存储和销售,而现在,供应链已经开始和销售分离,店家只需要负责销售。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社会,店家如何负责销售呢?——拉微信群即可。这就是为什么近些年来,电商越来越微商化的原因。

按照这个思路往下想,既然开店老板的核心事业能从进货、存储和销售,简化到仅仅是运营微信群,那未来项目方最重要的任务甚至可能不再是开发。

未来某一天,当项目方需要实现某项功能时,他们可以基于某条公链,调用公链生态上的模块组建应用;当他们要上交易所时,可以调用Kratos上的DeFi模块,组建相应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笔者不知道Kratos未来是否会推出社区治理模块、社区广场模块甚至是通信模块,但我们可以想象那么一天,Kratos将这些功能都开发出来。到那时,项目方甚至可以基于Kratos进行社区治理,实践社区自治。——这都是有可能的。

到那个时候,项目方的主要任务可能就跟现在的老板一样,变成了社群运营。人与人的互动才是产品成功的关键,技术在产品中的重要性将被不断弱化。

虽然现在我们能够看到,运营在区块链项目中占据比例远大于其他互联网产品,但这种趋势可能会随着定制化服务的不断增加而日益明显。

现在,Kratos就走出了这一步。它融合了中心化交易所与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着定制化的交易所产品供社区使用。无论是对于中心化交易所还是去中心化交易所,社区或者项目方,它都将带来一种新的元素。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oinVoice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需报道或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VOICE-V。

来源:/articles/3535

评论0条

碳链价值

简介:专注服务区块链和金融科技.新科技创造新商业

专栏

更多>>